关灯
护眼
字体:

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2364)

作者:林木儿 阅读记录

桐桐’嗯‘了一声,问说:“能叫我看看你的车底吗?”

啊?

桐桐不等他说话,便钻到车下看车去了,然后拿了火折子打量。

柴六喊了媳妇拿油灯出来,举着帮照明:“兄弟是衙门的差爷?”

桐桐没回答这个问题,只问柴六:“车下这俩孔……是怎么留下的?”

“哪有空?我这车是榆木……”正说着呢,不言语了,凑过去看了看而后惊讶:“诶?这是啥时候的事呀?谁用车的时候楔钉了?”

桐桐从车子下面钻出来,问说:“你平时在哪里装柴火?”

“装柴火?”柴六赶紧起身:“走!小的带路。差爷不是本地的,不熟悉,小的给您带路。”

“有劳了!”

柴六脚下也快:“……孩子丢了,都着急!只要能找见孩子……都成。”

地方不远,很空旷,在河道的拐弯处。

“河道运柴火,从这里捞上来,晾晒劈开给人送,小的就赚这一分钱。您随便看看!”

桐桐去看那河,然后拉着根棍子放到水里,感受水流的速度和深度。这条河水流速度极快,却当真不算深,也不够宽。

她问柴六:“你能找跟可以撑人的竹竿吗?”

能啊!到处都是呀。

柴六反手便挑了一根:“成吗?”

桐桐在手里掂量了一下,撑着竹竿便到了河对岸。

柴六惊的:“这么……这么远……”这都能跳过去!周围从未有人这般过河。

桐桐看着地上的脚印,再看看扔在地上的横七竖八的竹竿,心里便有数了。

她问河对面的柴六:“哪里有码头?”

柴六朝东指了指:“朝前!从桥上过去,去码头得有七八里路。这么跳过去,距离码头也就不到一里路。”

桐桐朝柴六道:“回吧!莫要告诉任何人,若是走漏了消息……”

“不会不会!”

桐桐再未言语,直奔码头:姑奶奶看你们往哪逃?也就这点故弄玄虚的本事了!

第1123章 红宇琼楼(65)一更

只这么大点的小镇子,码头自然就不大。丢孩子的那一家兄弟那么多,又都是青砖大瓦房,显见的,日子十分不错。

这样的人家丢了孩子,一个卖柴的小哥都放弃营生,打算去周围帮着找找,可见人缘不差。因此,抱走孩子的人再是艺高也不敢在这个地方久呆。

桐桐先找到码头,夜里码头极安静,只有一老者守在外面,一个火盆,一站油灯。谁若有急事坐船,告诉老者,这屋里歇着两船夫,有人用船才去喊他们。

她一到跟前,老者就看过来了。然后看了好几眼:“客是生人?来走亲还是访友?要去哪?”

“老人家眼神挺好,记性也好。”

老者起身:“船夫歇下了,要走哪?”

“我跟您打听个事,最近您可见过什么生人来过?”

“并未有生人。”老者笃定的很。

“您不能一天十二个时辰都盯着,怎么这么笃定?”

“夜里要是没生人偷着来,那白天就更不能了!”老者指着河道边的木排:“近些日子,镇子里有人盖房舍,每日天不亮,放木排的就到了。这河道里都是木头,等闲生人的船只靠不了岸,需得咱自己的船夫帮着摆渡。那生面孔能不认识?”

桐桐就问说:“那丢孩子的前后,可有什么大船,经常来去的,你很熟悉的船只?”

“有啊!给镇上铺子补货的船,那是韩记商户的船,沿河一线游弋,谁家买卖缺了什么货,等他停靠的时候,过来把货补上便是了。好些年了,几辈子的营生了,从掌柜到伙计到船夫,没有小老儿不熟的。”

“您还记得,那天都补了什么货……”或者说,“船上搬了什么货下来?”

“油盐酱醋……针头线脑……郎中补回来的药材……酒水……胭脂水粉……笔墨纸砚……”杂七杂八的,这哪记得住?

“大件的……没有吗?”

小老儿想了又想,“席子?”这是大件吗?“竹帘子?”

席子是铺床的,卷起来是一个圆筒状。竹帘子是挂着当门帘的,卷起来之后的样子跟席子差不多。有时候洗刷了席子或是帘子,孩子就将那个东西卷在身上,然后靠墙站着,捉迷藏的时候是个极好的躲避地点。

但是这玩意看着能藏人,要搬下来……里面藏人的话,重量就不对了。搬货的人不会察觉不到差别的!

桐桐就问:“是船上的帮着卸货?还是店里的人自己卸货?”

若是船上的人帮着卸货,那这人就藏不住。一旦重了,船上的伙计就会想,是不是一个把两个席子或是帘子放在一起卷成筒了。把两个当成一个出货了,这是要吃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