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2363)

作者:林木儿 阅读记录

四爷就问说:“怎么操作能叫人无察觉。”

桐桐抬手摁在四爷的脖子上,四爷只觉得眼前黑了一下,好似晃悠恍惚了一下。

“就是这样!这个丢了孩子的祖母就该是这样,一眨眼,孩子不见了。有一个或是两个人挡住了其他客人的视线,有人穿着大披风,将孩子往怀里一兜就出去了……”

这样的人去赌坊门口打劫去,来钱不比拐个孩子更快。

而今拐子拐孩子可长眼了,要养的好的孩子,这种模样差不多,能卖上好价钱。不是什么癞子秃子都会要!

四爷再去看其他几个失踪案子,顺着她的思路往下想,这看似正常的就都有了不正常的地方。因此,她的推测是对的,这是一起有组织的掳劫。

他说:“我已经叫人去问,看是否这些孩子的生辰八字特殊。”有那么一号人,专找这样的孩子,若是这样,集中丢失倒也说的过去。可这些人卖弄本事,将失踪案子做的玄之又玄,这又是何必?

是否跟邪教有关?

桐桐微微摇头:“……不是!若是邪教需得教众。案发地都在小镇,正可将手段显于人前。在众目睽睽之下,以障眼法带走一个孩子并不难。何故又神秘又高调。”

结论是?

桐桐看四爷:“我觉得是有人在刻意制造恐慌?”

四爷便有些沉吟:“若是这样……那就不止是恐慌,还有……”

什么?

“话题!”

什么???

“制造话题,引起关注。”四爷说着就意味深长的看了桐桐一眼,“这说明什么?”

“说明有人要偷着干点不能叫人知道的事。”桐桐懂了:“你明着查案,暗地里盯着卢文辉。我明着生病,暗地里去查这个案子。”

不止是这个案子,关键是得揪住这个组织,叫他们无力再犯案。

于是,桐桐又病了。

姑苏的名医都知道,一到秋后郡主必犯头疼。都说是郡主曾经在这个季节落水之后留下的后遗症,病可能不在身,而在心。

院子里每天都熬药,没有特意告诉谁,但该知道的都知道郡主又病了。

四爷明着去办案,桐桐又换了个模样,暗地里跟着。

最近的一家就在姑苏城外,丢的是个七岁的男童。孩子是跟堂兄弟去私塾的路上,就一个拐弯的工夫,落在最后的那个就不见了。他们一边走一边背诗,一人一句,轮到最后那个不见搭话,这才发现不见了。

就是背了三句诗的工夫,真就是一眨眼,销声匿迹。

桐桐看着四爷带着人勘察现场,她混在人群里看着,小孩子家住在布兜巷子里,巷子里没有外姓,都是他们一家六兄弟。出来之后只能往东拐弯,西边不通,是一口井,在敬上盖了亭子,周围的乡邻都得来这里打水。

而那天,这里也有四五个人在排队打水,看着孩子们走出来要上学,眨眼不见了一个,凭空消失了一样。

四爷又详细的问孩子有多高,大概有多重,孩子日常穿的衣裳鞋子都拿来看看,确定孩子大致的身形。

每一件都抖动一下,拿起来展开,方便桐桐在人群里能看见。

桐桐瞧见了,然后观察周围的地形。

等人都散了,天也黑了,她才过去查看。官府已经查过了,这墙那边的那户人家被查了只怕不止一次了。

桐桐继续往里走,到了丢孩子的这户人家。几个兄弟集中住在这里,而今家里也都死气沉沉的。丢孩子的这户,一点烟火气都没有,里面有哀哀的哭泣之声。

其他几个,虽然无欢声笑语,但总还有人做饭点灯。

桐桐又挨个看过去,只有丢孩子的这家门口又乱七八糟的柴火堆,而其他人家门口有一些堆过柴火的痕迹,却不见柴火。

看到这里,她转身就离开了。夜里了,只有街边的馄饨摊子有一盏灯亮着,有个四五十岁的老者在卖馄饨。

桐桐要了一碗馄饨,跟这老者打听:“您知道咱们这里住的乡邻都在哪里买柴火?或是谁常送柴火?”

老者将馄饨下进锅里,朝前指了指:“柴六,他去城外买柴拉柴,要订柴火,得找他。”

桐桐晓得了,吃了一碗馄饨,就直接去找这个卖柴的柴六。

柴六才回来,正在院子里收绳索呢。一见有人来,就高声:“不卖了!对不住!这几天不卖了……”

家里的妇人出来拍打他,他将妇人推开,跟桐桐解释:“有个老主顾的孩子丢了,帮着找几天孩子……您去寻旁人吧。”

桐桐就问说:“孩子丢的那一天,你去送柴了?”

“送了!送了六车……一家一车,给放在门口,还说得空了给送家里摞起来呢。”柴六唉声叹气的,“那孩子多好呀!进进出出的,六叔六叔的喊。那天我拉最后一车,进了巷子还跟那小哥几个打了招呼呢,真是好学问,边走边念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