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1754)

作者:林木儿 阅读记录

所以呀,我和她叔都商量好了,开春就送金秋和金桃去念书去!新式学堂,该念中学就念中学,能读大学就供着念大学。日子再紧,在姑娘的教养上,不紧。”

说着,就鄙夷的看了他一眼:“当丫头?亏你想得出来?你以为谁都跟你一样,觉得妮儿大了,卖个三五十个大洋,换三五亩地就了不得了?你这样,老家二百亩地都给你,你都管不明白。”

金大文还没说话呢,黄宝娣就道:“你看他四婶这话说的,妮儿要紧,这小子不得……”

桐桐直接打断她,说金二武:“二哥,你心里有成算,觉得不用跟女人计较!可我二嫂这样,是不是也太浅薄,太得罪人了一些。

一进来,就谋算这我肚子里这个不是小子,想把你家老二塞给我们。说精明吧,她蠢的那点心思全在脸上。

这要不是自家人,我懒的跟她计较,你就说,要是换了别人,是不是得一顿好打!诅咒我不能生儿子,谋算我的家产,这是十恶不赦呀!

说她蠢吧,她又知道往自己怀里扒拉,但这总把别人当傻子,是不是自己也有点蠢,有点傻呢。”

金二武脸涨红:“她就是个蠢的,脑子不够数,你别搭理她。”

黄宝娣才要说话,桐桐又给打断了:“二嫂要说啥,我知道!不就是孩子的学业嘛!妮儿都这么重视了,那家里的男丁能不重视吗?不用你来算计,你啥也不用说,该管的自然就会有人管。他四叔再如何,也不会明知道跟着老太太是毁了孩子,还眼睁睁的看着不管。

尤其是你!你舍不得孩子吃苦,总觉得跟着老太太吃的饱穿的暖!可老太太能管孩子一辈子还是你能管孩子一辈子?

不舍得叫孩子学本事,将来孩子还是走你俩的老路。他过不好,你靠谁养老?你这短视,害了孩子,也会害你自己晚年无靠。就这,你还以为你聪明,沾了大便宜。”

黄宝娣不说话了,憋的脸色青紫,都不敢言语。

叫孩子念书,这是对孩子好,这道理当然谁都懂。

说的一个个都闭嘴了,桐桐才说金秋:“看你叔回来了没有?”

四爷回来了,跟请来的人在外面站了好一会子了。

请来了三个人:一个当地的村长,叫张根。这个人之前买这宅子打过交道,再加上之前跟蔡凡民来的时候,见过这两人视线交汇,他觉得这个张根跟蔡凡民应该是一样的人;

另一个是村里小学的校长,周书远,算是这方圆一片比较有身份,有威望的人,对这个人的身份,四爷也有所怀疑。

毕竟草滩这个地方,是地下党最为活跃的地方。这地方有水运码头,是给秦北运输物资的重要通道。

另外一个就是管治安的,警局分站这里设立了一个,也是本地人,跟张根同族,叫张奎。

这么一请,周校长就先道:“这个金太太,口才真好。”

“见笑!家里难得有个明白人。”四爷说笑着将人往里面让。

金守财一见这阵仗,赶紧说老太太:“还不去备饭。”

张根拦了:“要吃饭啥时候都行,先办正事。”看这个金四能到底想干什么。

家里的人都在,四爷就摊开说:“虽然分家了,但是了,父母得赡养。我家四兄弟,情况不同,不能统一要求。而今又是战乱,城里面总是被轰炸,反倒是乡下更安全一些。我也不提别的了,赡养,我的意思是,我单买两亩地,这是给父母的奉养。”

说着就问老爷子:“您看呢!而今这境况,我并不一定啥时候能回来。有时候城门一关,我就是有心也无力。再则,端别人的碗,吃别人给的饭,有差事在身,也不是随时能回家的。我预支了工钱,置办两亩地,收的粮食就是我的奉养。这事能搁住吗?”

老爷子点头:“搁住!就这么办。”

四爷就看周校长,“麻烦您写个契书,签字画押,诸位给做个见证。”

周校长利索的写了,四爷签名完递给桐桐,桐桐画上自己的名字。

四爷这才递给金守财:“您来!”

金守财一签字,桐桐又说刘九凤:“老太太,要是同意就摁的手印。要是不同意,现在就提。”

刘九凤在金守财的威压下,到底是摁了手印,这事就了了。奉养的事可别提了。

四爷又说家了的侄儿:“当年我上学,家里都有供养。这一点,我得承认,我是受了恩惠了。这份恩惠我放到侄儿身上。这样吧,再给三个侄儿,一人两亩地,放在三个孩子的名下。”

金二武赶紧摇头:“胡说啥呢?啥恩不恩的……”

“二哥,听我说!这也就是名头,有这收成,孩子念书能供养。将来这也是家业,不会饿着。这个事上不能推辞!当年二哥出力最多,您两个儿子,每个儿子两亩,就这么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