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桐就看金守财:“您老人家听见了!我觉得您老人家至少是个懂道理的人!一个家族要传承,男丁得懂礼,得站出去立得住脚。您就看着老太太这么教孩子,这是为金家呀?还是要毁金家呀?”
金守财敲了敲旱烟锅,啪的一巴掌扇在老太太脸上,“无知的蠢妇!”
这一巴掌打的,都站了起来,没人敢言语。
桐桐这才松了老太太的手,而后又道:“我听说,当年老太太一力叫大哥考秀才,上的私塾,最后怎么样呢?礼义廉耻,学到了什么?
二哥没念书,三哥也没念书,那些年年景稍微不好。到了金枝爹,是爹您主张叫他上的洋学堂。他没受教于没见识的妇人之手,而今再看,啥境况难住他了?”
金守财沉默了:老四媳妇说的这些话,没道理吗?很有道理。
桐桐就又说:“咱以前在老家,也是大户人家。现在能不能回去,回去之后又会怎么样,谁知道?家业没了,靠什么?靠家里的后辈。男丁学文学武,当家立事!妮子就不重要?凡是大户人家,女儿教养更重!
为啥?女儿好,高攀亲,姻亲相互帮衬,家业才兴旺。咱不说远的,要是当时我那小姑子没被老太太卖,而是带出来,现在找个警局的小伙子,不算大富大贵,可咱在当地是不是也好立足了?”
金守财心里懊悔,越听越觉得这些话都是真正的兴家旺业的有成算的话!
第832章 秋叶胜花(12)三更
一屋子里都站着,就桐桐坐在炕沿上跟金守财说话。
“您老呢,也是个有见识的人!当年叫大哥上私塾,那是穷山僻壤,不知道京城和外面的变化,不知道没有皇帝,社会出了大变革了。
后来,您知道了,知道这洋学,新派才有用武之地。您就让小儿子,学的是洋学,这不挺好吗?
当年媒人说亲,我就说,家里的老当家心里有成算,知道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这日子差不了。到现在了,您怎么反倒不看看现在的世道!
再是乱世,有些东西是变不了的。男丁不上学,在家宠着,这是对的?再难孩子得上学呀!惯子如杀子,这道理总是不变的吧。
咱就说,男人要站出去,连基本的是非都不明,道理不懂,别说为官做宰兴旺家业,就这样的人,有人敢交往?到头来也不过是一个无知的人罢了。就是出大力的苦力都未必有人用。
然后咱这家,一辈一辈,一代一代,就这么过去?要是这样,您对得起攒下那么些家业的先人?”
刘九凤气的呀:“你这是教训谁呢?”
话才落下,金守财看着刘九凤的眼神都是冷的:“你再多说一句,就给老子滚出去。”
刘九凤头一扬,手一拽帕子,这是要赖在地上哭嚎的前奏。
桐桐就啧啧啧的:“哟!又来!一哭二闹三上吊,这就是金家的门风?人都说,老人不慈毁三代!
老太太,老爷子这么个明智的人,一辈子为啥没起色,到老来还丢了家业?您就没有责任。
您是生了四个儿子,可儿子是数量堆起来的?好儿不用多,一个就够;孬儿多了也没用,放出去一窝猪,不过是凭人宰杀罢了。
所以,您也别摆功劳!哪个女人不生孩子?生的多了,总能生出儿子来。就是您不给金家生,老爷子也打不了光棍,这是啥了不起的功劳?
养而不教,教又教不好,毁了夫家根基,您是功臣还是罪人,且不好说呢?所以,哭啥?这会子该是金家的先人在下面哭呢,您得想想,您到了那头,您的公婆问您,后辈子孙咋样了,你该咋说?你说,你养的儿子,金家的长子,他卖了结发妻,不当人!
就问先人再下面羞不羞?金家也出过秀才,出过举人,都是书香门第,结果就教出这样的不懂仁义,没有礼仪的东西?”
金大文:“……”他转过身来,结结巴巴:“谁家……谁家弟媳妇骂大伯子?这就是你说的有礼?”
“骂你了吗?没有吧!我说的是实话呀,怎么就成了骂你了?”桐桐嗤笑了一声,“骂你干啥,有的是人骂你,指着你的脊梁骨骂先人呢。做为先人的子孙,我是羞的!别多心,真没骂你。”
金大文也不绕人呐,立马道:“你跟老四打的啥主意,当我不知道!我家闺女十三了,当个大人用了!你家妮儿小,你又生娃子没人伺候月子。说是过继俺家妮,其实还不是想找个丫头,不要钱的丫头。好名得了,利也得了,你俩多精呀!”
“那你可真错了!”桐桐好整以暇:“学校她叔都给联系好了!金秋这可是咱家的嫡长孙女。知道嫡长啥意思不?嫡长女跟嫡长子一样金贵。大户人家娶媳妇,这嫡长女娶回去是当宗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