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1726)

作者:林木儿 阅读记录

江水滔滔,奔流不息。

而今身在寿春,淮南之地,此并非屈子所投之汨罗。但天下之水汤汤,终要归于一处。

她临江而歌:“……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而后,一步步朝前,迈下江岸,投入江水……

尸身被渔夫打捞,楚王大怒,令砍其头颅,送于秦国以赔罪。

芈徽一走,桐桐再等来的是她的头颅。

芈峦疯了一样挺着肚子跑过来,看着装着头颅的匣子,面色惨白。

她咬牙切齿:“楚国当亡——楚国该亡——”

而后,大哭出声:“何其蠢哉?何其蠢哉。”

她俯身于地上,一再叩首:“请安葬芈徽!奴婢恳请,好生安葬芈徽……奴婢此一生感激不尽。”

桐桐扶她起来:“我不仅要好生安葬芈徽,更要为其塑像立碑。救国而无门,报国而无径,此非芈徽之错,更非芈徽之罪。我要禀报大王,由我秦王册封其为楚国公主,为其修建陵寝,四时祭祀。”

我要将芈徽之事,宣扬至天下皆知。我要楚国之人尽皆知道,有人为楚可舍命,却被楚王逼死而后砍其头颅送于敌国。

我要让楚人以楚王为耻,弃楚王而去。

桐桐自来不主张大修陵寝,但此次,为芈徽,可破例!

我要让芈徽之墓,为公主墓之最!

不仅如此,她还建议嬴政:“可遣使入楚,讨要芈徽尸身尸骨,不能让其死无全尸。”

折子送到,嬴政——批复。

王翦:“……”善攻心者,长公主也。

楚国一夜之间,尽皆芈徽事!上至士子大夫,下至贩夫走卒,尽皆于江岸边,吊唁芈徽。

曾经,他们于江岸吊唁屈原。

而今,他们于江岸吊唁楚国公主。

屈原与芈徽尽皆爱楚,然则,楚王独不爱他们。

君王为奸臣迷惑,忠直之臣被奸臣构陷。

君王糊涂为昏君,奸臣误国为贼子。

楚国啊楚国,你上有昏君,下有贼子,这般之楚国,可还有救?可还救得?

巍巍楚宫,楚乐清雅,楚女青衫裹纤腰,楚王举杯独酌,未知宫外事……

第819章 秦时风韵(146)二更

是年四月底,一声婴儿啼哭声响彻甘露宫。

桐桐亲手将这个孩子接生到这个世上,他是嬴政的长子。

太王太后跪于奉先宫,求历代先王保佑,秦王赢氏再延一代,秦国长公子诞生了。

八百里加急送于阵前,嬴政蹭的一下站起身来,手禁不住微微颤抖,而后扬声道:“昭告天下,秦有长公子。”

军中发出山呼海啸的欢呼声。

嬴政站在营帐里,想起父王带他阅兵,彼时父王该是何等心境:后继有人!后继有人!

他急忙书信传咸阳,给长子取名扶苏。

“扶苏!”桐桐反复念着这个名字:扶苏,香草佳木,枝繁叶茂之意。

其实,嬴政取此名跟世人为孩子取名为’荣‘’蔚‘、’蓁‘、’芃‘、’菁‘、’芊‘等字为名并无不同,就是希望孩子的生命力旺盛,他能健康长寿,一如树木,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此心态,跟天下所有的父亲一样,疼之爱之,却无言语可述之。

这孩子究竟是不是历史上那个扶苏,她不得而知。但不管是不是,这个孩子都是嬴政的长子。

可长子便一定是太子吗?

未必!嬴政未曾册立皇后,此便意味着无嫡子。

无嫡子,扶苏便是继承人,嫡长制便是这般规定的。

想到此处,她面色复杂:若嬴政有满意的继承人,他真的不会册立皇后吗?

所以,究竟是他真的不需要皇后?还是满意扶苏,不想给扶苏设置障碍?亦或者,嬴政在择继承人,未立太子,从众子中选一继承人,而后册封其母?

桐桐不得而知!

是嬴政骤然驾崩,使得一切都走了样子。

而今,嬴政若无意外当长寿!不求多的,便像是嬴稷一般长寿,扶苏都已不具备竞争力。除非扶苏有子极为出挑。

所以说,现在说培养扶苏,当储君去培养,这倒也不用这般刻意。

她把怀中的孩子还给他的母亲,回寝宫之后,她叫人取了竹简。从不雕刻此物的她,开始用竹简刻字。

雕刻上日期,而后写上今日之事:大王重长子,赐名扶苏,盼长公子康健寿长。

刻好之后,她叫蜀生取了箱子,给箱子里又绑上一根根绳索,而后将这一片竹简吊了上去。

蜀生不解:“殿下这是作甚?”

“父母爱子女,其情质朴。然大王将为天下之主,万民待哺育,无法如其他父亲一样,给予公子公主们许多陪伴。时日愈久,疏离愈深。他们不知他们出生时,他们的父亲是何等样期盼和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