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1721)

作者:林木儿 阅读记录

嬴政看了对方一眼:“此处不用你伺候。”

芈峦忙起身,欠了欠身退了出去。

这是有话说,不欲芈峦参与。

等人走了,嬴政才说:“今日议事,李信提……灭楚只需二十万兵马。”

历史上,李信也说只需要二十万,但事实上二十万人马他输了,输的极惨。而王翦提议得六十万人马,当二十万与六十万比,嬴政当然愿意给李信一个机会。

因为六十万,几乎是倾国之兵。

在韩、赵、魏才灭的当口,怕这几地起乱子,必是要留足人手的。若是六十万,倾国而出,风险极大。

不仅是面对内乱无兵平叛的问题,还在于信任不信任王翦的问题。

他一人带走了秦国八成的兵马,万一叛了怎么办?万一自立怎么办?秦国亡矣!

因此,下这个决断,极难。

后来李信败,损兵折将。嬴政亲自上王翦家里,王翦要兵六十万,嬴政便给兵六十万,这才灭了楚国。

而今,李信还是一样,认为只二十万便可灭楚。

桐桐问:“大王如何想?”

“将之所请,寡人本该信,且坚信不疑。用兵之法,无常形。李信非信口开河之人,他之战法,寡人听来未必无理。

然此次不同,一则,阿姊在,寡人未必需得守咸阳;二则,兵多将广,胜算大,所用时日少。因而,寡人以为,王翦之法,可行!”

“王翦提议多少兵力?”

“王翦认为,楚国若无内乱,需得六十万。可楚国内乱日盛,五十万可矣。”

灭国之兵,本就预备了五十万。

若用王翦,你要亲政,那便随你去吧。

次年春,秦王率军五十万,出兵楚国。出兵魏国时,前提是魏国弃土弃民,我秦国是捡了无主之地,而后将你大梁围在里面了。我们没有入侵魏国,我们努力的想与魏国亲近,做到了亲亲友善。是魏国主动投降的,跟我们秦国并没有关系!

绝非无礼而伐。

此次出兵楚国,以什么借口呢?

嬴政说,楚国与赵国同谋,欲害秦国。

于是,秦王怒,伐之!

楚王拿着秦王昭告天下讨伐檄文,气的手直哆嗦:“楚与赵谋?荒谬!”

当真是欲加之罪!欲加之罪呐!

是你们设计,一石二鸟,乱了赵国,亦乱了楚国。赵王中计,资助项燕,项燕自立,与楚何干?

而今,这又成了楚国与赵谋?混账已极!混账已极。

臣下就道:“不若,招降项燕!令项燕出兵以扛之。此乃一石二鸟之计!使其彼此消耗,内忧外患皆可解。”

楚王缓缓点头,此倒是不失为一计良策。

而此时,四爷站于一别庄之外,敲响了别庄的大门。

门吱呀呀打开,是一仆从:“敢问,客从何来。”

四爷回头看马车,韩非叹了一声,从马车上下来:“告诉你家主人,韩非来访。”说着话,从马车上下来。

仆从眼睛一脸,眼圈都红了:“公子!”

韩非点头,示意他赶紧通报。

须臾,张平一边咳嗽着,一边自内里出,一看见韩非就要跪下:“公子!”

韩非一把扶住:“张相。”

张平眼泪下来了,上下打量韩非,“公子无恙?”

“无恙!无恙。”韩非说着,这才看向小师弟:“文渊君,不用介绍,该是识得的。”

张平脸上的笑意瞬间便收了,客气的点点头:“文渊君,又见面了。”

四爷颔首:“叨扰了。”

张平’嗯‘了一声,不是很欢迎的样子,只拉着韩非往里面去。

入了正堂,分宾主而坐。

张平才问:“公子也当是无事不来!既然登门,便请直言。”

韩非便笑道:“秦王顾念诸国勋贵,欲册封之。张相于韩国有大功,亦在名册之上。”

张平愣了一下:“册封?”

“正是。”

张平看向文渊君,问道:“可是有差遣?”

四爷只道:“此非大王授意,只是在下钦佩张相。诸国灭,臣下如您这般有气节者,难得。”

张平面色缓和,但心中亦知:此人之言语信不得!他夸人有目的,骂人有目的。越是夸,越是有事要自己去办。

他只道:“某曾发誓,不侍秦王。”

“册封韩非,张相亦可相佐于公子,岂能算是违背誓言。”

张平:“……”他只能道:“年老体迈……”

“不劳您奔波!只需您修书一封于令公子张良。”

张平:“……”良儿?

“听闻令公子与项伯相交莫逆,而今正游历于项地。”

张平:“……”连良儿的踪迹也知道?

四爷只笑:“令公子所求太平方,出自长公主之手。因知你们父子不愿与秦往来,长公主怜他志气,暗中助他。此一路是否再无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