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1633)

作者:林木儿 阅读记录

衣衫褴褛?游侠?兵器?

四爷吩咐副将:“你去问,是否为墨家弟子。”

副将大声问道:“尔等是否为墨家弟子?”

对方并未回话,只是都举起了兵器。

副将大喝一声:“结阵!攻守!”

四爷:“……”他只能出去,站在高处:“尔等若是为韩王而来,这般行事,那在下只能先杀了韩王,再与诸位恶战。若是如此,尔等究竟是为了救韩王,还是杀韩王。”

那边有人道:“韩王乃一国之国君,未有秦王令,尔敢擅杀?”

“两害相权,取其轻!一则,由你们带走他,继续于韩地兴风作浪;一则,杀了他,永绝后患。秦王乃圣明之君,此取舍必不至于治罪。诸位可要一试?”

说着,就喊韩王:“并非秦不守信诺,实乃迫不得已。望韩王见谅!薨逝于此地,不算离故国。死得其所!”

此时,韩王脖颈上已然架满刀斧,一声令下,便可取他脑袋。

“不可——不可——”韩王急忙道:“寡人……寡人并不是识得诸位呐。”

这话一落下,便见衣衫褴褛中走出一老者来,老者满面沟壑,手持一把重剑,一步一步走了过来:“韩王,不识得老夫?”

韩王眯眼看过去,而后恍然:“巨子?”

“正是!”

韩王松了一口气,却又连忙解释:“巨子于十数年前,曾求见过寡人。巨子有助韩之念,这些年,巨子携墨家助力韩国,寡人从未忘记。韩兵器锻造,尽皆墨家之功!”

巨子点头,看向这位文渊侯:“秦暴虐,四处攻伐,此为恶也。若诸国皆无攻伐之念,则天下太平矣!以强而凌弱,他日弱者变强,势要讨回今日所受之屈辱。此冤冤相报,何时才了。因而,各安其分,各守国门,此方为上。”

甘罗蹭的一下坐起来:这是要辩呀!我来!

才要钻出来,被四爷一把塞回去了。

四爷则一脸沉吟模样:“朝闻道夕死可矣!”说着,便一脸诚恳:“在下受教于荀子,听闻墨子亦是先受教于儒家,而后才另立门派。对此,在下颇为好奇。今日,可否有幸聆听巨子亲讲墨家之道。”

第774章 秦时风韵(101)二更

天将凉,找一临水之地,无须毡席,席地而坐,坐而论道。

一方衣衫褴褛,麻葛草履;一方锦衣玉袍,玉绶金带。

四爷招手,青竹便端了茶来。

巨子看了一眼:“不必!”说着,便从腰上取了挂着的葫芦,取下塞子,抿了一口。

四爷也不强求,却又看向其他人:“诸位呢?”

那些人安然而坐,腰间也各自带着葫芦,并未回这个话。

四爷:“……”纪律果然严明。

巨子上下打量这位文渊侯,而后才道:“墨家尚简,阁下好意,心领了。”

四爷将手中茶杯递给青竹:“给巨子送去!”说着,就看向巨子:“在下是想请巨子看看,这茶杯工艺如何?”

哦?

巨子倒是接了过来,细观其质地。而今有陶有瓷,瓷金贵,多为青瓷与黑瓷。黑瓷尤为受推崇。

而此子所持,乃为白瓷。白中虽泛黄,然已然不同于青瓷与黑瓷。

他把玩良久,方道:“此乃上品。竟不知秦国有此等技艺!”

“秦国尚未有。”四爷看巨子,询问说:“墨家不曾有制瓷技艺?”

墨家多以手工匠人为主,陶瓷器皿亦属工匠,若论有,当然是有的,只是他便身为巨子,对于不甚出名之人,也不是一盖尽知。

他只能说:“墨家若有这般技艺,某不会不知。”

四爷就一脸沉吟:“不瞒巨子,此技艺非秦国所有,乃是小子自造。”

巨子微微点头:“文渊侯能造纸,想来擅长此道。”

“非也!非也!”四爷连连摆手,一副赧然模样:“不瞒巨子,小子曾有一授业恩师……”

他将当日为常寅编造的故事,而今重新对在坐的墨家弟子说了一遍。

“师傅未曾提及墨家,亦不曾正式收我为徒。只是从师傅言谈极擅长之事探寻,小子怀疑恩师乃是墨家弟子……”

巨子:“……”他挑眉,低头看看手中瓷杯:“此物……乃墨家弟子所造?”

“正是!”四爷喊青竹:“去纸笔来。”

青竹端了托盘来,四爷提笔在纸上洋洋洒洒写了不少,将烧制之法写完,而后吹干,递给青竹:“交给巨子。”

巨子:“……”他未曾接:“此物贵重,岂可轻易予人?侯爷出身商贾,又有吕氏行商为便利,此物可获利几何,不可估量。这便轻易予老夫,老夫受之有愧。”

“小子自知此物贵重!然正因此物贵重,才更该物归原主。恩师手中有如此技艺,而今世面上未见此类货物,而巨子亦告知小子,墨家无此技艺。小子便知,恩师怕是与我分开之后,便……故去亦未可知!恩师记挂师门,与我虽无师徒之名,但确有师徒之实。恩师遗愿,小子必予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