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两京旧札(6)

作者:Further 阅读记录

曹嬷嬷认命似的闭上眼睛:“到头了,终是到头了。”

她嗤嗤一笑:“四年未见,大姑娘远游南地,见了世面,愈发聪慧敏捷、独当一面了。唉……两年了,从第一次开始,老奴总是战战兢兢,如今这颗心终于安定了。大姑娘,老奴……认了。”

这三人被穆宜华带到堂前,冯子年还在堂下顶着水盆。她示意小厮将人带到一边,把曹嬷嬷二人押在堂下跪着。真相大白时,众人无不失语震惊——平日里素来说一不二、管教严明的曹婆子竟是偷盗主家财物的人。

穆宜华身姿微斜,她款款地倚着,手有一下没一下地抚着暖炉,将底下的众人扫视一圈,朗声开口:“人赃并获,宋嬷嬷与曹嬷嬷狼狈为奸、串通一气,在两年间倒卖府中财物二十三件,共计五百七十四两银子。为奴不忠,为人不信,沆瀣一气,污秽府门。然念其二人侍奉穆府多年,出事之时又是穆府多事之秋,便免于送官,没收其一切穆府所得,逐出府去,永不复用。

“秋露虽蒙羞受冤,但越矩私奔实乃不忍之事,不守规矩的丫头,穆府也留不得,今日也送其出府,从此不得再回。今日之事乃是我穆府之教训,日后若有人重蹈覆辙,我穆宜华定将人转送开封府,绝不姑息!明白了吗?”

廊下小厮丫鬟们大都是穆家回京后买的,哪见过这阵仗,吓得魂儿都没了,无有不应,各个恭顺听话。

曹嬷嬷宋嬷嬷本是府中得力能手,一下子送走两个,穆家又是在京城站稳脚跟的关键时候,穆宜华在人群中看了一圈,看见一人:“张嬷嬷。”

张嬷嬷听见大姑娘喊她,从人群中走了出来,神色恭敬平和,上前行礼道:“大姑娘安。”

这张嬷嬷一直是个老实本分的人,因年轻时不比曹宋二人机灵,所以少显眼,未能做到她们二人的位置,也不少被她们排挤。但穆宜华是记得的,母亲在时,她便能将母亲吩咐的差事办得妥妥帖帖,不用操半分心。后来母亲病重去世,他们贬谪南方,张嬷嬷也是第一个提出来不想随迁,要留在汴京守着府邸的人。

如今的穆家刚洗净罪名回京,凡事都要处处小心,让张嬷嬷来协理后院是再好不过的了。

穆宜华朝她笑了笑:“您也是家中的老人了,这四年替我们守着这穆府辛苦您了。”

张嬷嬷欠身:“都是老奴应该的。”

穆宜华点了点头,转而对着众人说道:“你们都听好了,往后穆府后院协理掌事之位,便由张嬷嬷接替,尔等记住,见她如见我。这穆府重添新灯,再上高楼,里里外外和和气气的,于大家皆有好处,不生罅隙,不犯脏事,安稳度日,我穆宜华,定不亏待诸位。”

第4章

一场闹剧让穆宜华得了个圆满。

冯子年听明白前因后果,惊讶地看向穆宜华,但又拉不下来脸道歉或是恭维,只冷冷地看着她,“哦”了一声,表示自己明白了。

秋露见他如此,用手肘撞了撞他。

冯子年憋不住,说道:“即使是做戏,她也忒狠了!”

秋露还瞪着他。

冯子年被看着看着,败下阵来,朝着穆宜华敷衍地拱拱手,阴阳怪气道:“穆娘子当真是心思沉稳,思虑周全。先前是在下无礼,在这里给穆娘子赔罪了。”

穆宜华看他如此,也不愿同他计较:“不告诉你,是为了演得逼真些,也是为了试试你对秋露的真心。这丫头在我们府里呆了也有些年头。今日头脑糊涂干出私奔之事实属不该,该罚。但此事并未酿成什么不可收场的结果,我念及旧情,她守穆府四年,我也不能将她罚得太难看。”

秋露闻言低头,喏喏回答:“秋露悔不当初,多谢大姑娘可怜。”

穆宜华无奈地看了她一眼,又对冯子年道:“她既选择了你,我当然要看看值得她这样做的男人到底是何模样,她虽有不对,可我也不能让她随便被人骗了去。今日种种观察下来,冯公子也算是把我们秋露放在心上的。这丫头年纪也不小了,也该考虑亲事,你们二人既然两情相悦,也免去我费心思找人家,便就将她许配于你,日后回了绍兴,好好过日子。”

冯子年见穆宜华答应,想答谢,但话语就哽在喉咙里说不出来。

秋露拍了一下他的背,冯子年无可奈何地立马道:“多谢!”

穆宜华失笑摇头:“行了,你就别为难他了。”

冯子年看了一眼穆宜华,抿抿嘴,还是开口说道:“今日之事,是我们糊涂,也是我的不是。我不应该私自约见秋露,应该直接上门提亲。”

穆宜华见他如此,有意揶揄他:“如今也不迟啊,磕个头就成,秋露的嫁妆我也能备好。”

上一篇: 九章奇案 下一篇: 咸鱼假卧底她又怂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