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两京旧札(30)

作者:Further 阅读记录

恪贵妃微微瞧了一眼辛秉逸,只见辛秉逸掩眸啜茶不说话。

她望了眼四周,只见闺眷们纷纷回答。

有说踏春赏景的,有说让她们来见世面的,还有的说皇后娘娘心疼她们,让她们多出来走走的。

这些玩笑话一律避开了选妃求子。安柔笑意盈盈地看着闺眷们答话,目光悄悄瞥向穆宜华与辛秉逸。

底下的闺秀们闲话已说了一圈,安柔仍不满意,穆辛二人仍无动静。安柔憋不住了,直接向她们俩问道:“二位姐姐缘何从一开始就不说话?安柔儿时便听闻二位姐姐被称作‘汴京双姝’,今日倒是想要一睹姐姐们的风采。”

穆宜华本就觉得这问题不妥帖,也不想抢辛秉逸的风头,想着不回答能够蒙混过关,可如今被直接点了名,倒是不得不回答了。

她看向对席的辛秉逸,只见辛秉逸望了她一眼,率先起身行礼,慢慢吟诵道:“‘仙籞龙媒下,神皋凤跸留。从今亿万岁,天宝纪春秋。’此乃王摩诘所著诗作《三月三日曲江侍宴应制》。王摩诘在上巳节此日,观玄宗“万乘亲斋祭,祓禊向中流”,有感而发,歌颂大唐千秋伟业,陛下万代盛名。皇后娘娘主持上巳宴饮,想必也是想让我们记住今日之大宋,钟鸣鼎食,国泰民安。”

辛秉逸读书破万卷,出口成章,在座听完她的讲演无不点头赞许。恪贵妃见自家侄女长脸,心中也甚是宽慰。

皇后娘娘听闻此言甚是欢喜,可她更期待穆宜华在辛秉逸之后的回答——难喽。

虞倩倩一脸担忧地看向她,宁之南安抚道:“别担心,我们阿兆可比她厉害。”

穆宜华早在心中打了腹稿,她读书虽说不能考状元,但这四年遍走民间的经历加之先前的经纶诵读,她的见识早已超越了一般闺秀所能见到的、所能读到的。她不是不知道怎么答,只不过面前的是辛谯之女辛秉逸,她不能那么答。

穆宜华缓缓起身,礼数周全地行完礼,抬头看向众人,眼中澄澈清明,她浅笑道:“《论语》有言‘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上巳节,上古先贤踏春沐浴,各言其志,为家国社稷建言献策。今皇后娘娘在金明池设宴款待,一是皇后娘娘厚爱,二便是想让我们齐聚一堂,走出闺门,各抒其志。”

这回答中规中矩,并不出挑。

辛秉逸心中有些诧异,她掀眼望向对面的穆宜华,略有探究地看着她。

安柔本以为穆宜华有什么别样的回答,讲出这话,倒是让她有些失望。

恪贵妃饮了一口酒,看着酒杯中起起落落的荔枝果肉,轻笑一声。

皇后出来打圆场道:“各位娘子们都是饱读诗书之人,今日本宫在向瑶台设宴款待,曲水流觞,还望诸位借此机会瞻仰先贤,以圣人之心来规诫我们的德行,女子虽居于方寸,但仍要心怀天下,以上率下,做天下女子之典范。”

第14章

上巳散宴,穆宜华同虞倩倩、宁之南一起离开。

恪贵妃望着穆宜华远去的身影,慢悠悠说道:“你觉得今日的穆宜华表现如何?穆同知方才回京,今日她又是回京第一次在众人面前亮相。按理说,应当给她父亲争面儿的,可今日……”

恪贵妃话未说完,只是摇了摇头:“真不知她在想什么。”

辛秉逸扶着她姑姑,轻轻说了句:“藏锋。”

“藏锋?你就那么笃定?”恪贵妃问道,“这样露脸的好时机,她不把握?”

辛秉逸心里清楚,但面上却是笑道:“侄女也只是猜测,姑姑没必要太放在心上了。”

“我怎么能不放在心上?你若是成了安柔的陪读,不就能日日进宫了?我倒也不是要你陪我。只是啊……想让你了却你自己的心愿。”恪贵妃边走边拍了拍她的手,“三大王与安柔一母同胞,关系又极密切,你自十二岁时便心悦于三大王,姑姑是想帮你啊。”

辛秉逸不想辜负姑姑的心意,挽着恪贵妃的手臂略带撒娇道:“那善君就谢谢姑姑关心啦。”

皇后一早离开,安柔与她一驾马车。刚上马车,安柔就不自主地往皇后那边瞟,皇后闭目养神,却将她的心思了如指掌:“说吧,到底是谁给你出的主意?”

“嘿嘿嘿,果然逃不过阿娘的法眼。”

“是不是你三哥?”

安柔靠在皇后臂膀上撒娇:“哎呀,三哥只是关心我的学业,让我自己找个知书达理、聪慧灵巧的姐姐教我罢了。”

“你啊!”皇后伸出手指点了点安柔的额头,“你三哥早就同你说了选谁了吧?”

“嘿嘿,我本觉得以穆姐姐的才学,回答这种题目是信手拈来的,可穆姐姐也不知为何,我总觉得她在刻意回避什么。”

上一篇: 九章奇案 下一篇: 咸鱼假卧底她又怂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