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到七零当软饭绿茶(566)+番外

作者:一朵朵云 阅读记录

这一夜,赵盛彻夜难眠,眼里的恨意与怒意反复轮换,她明明知道为什么不留下他?

她一个人在北边要怎么过活?

赵盛此时又后悔没有告诉她浅圳院子里埋藏的东西。

这个狠心的女人。

抛夫弃子的事她也做得出。

北边泽县。

林亦依拿着粮油本到粮站买八月的份额,被通知户籍注销,不能再使用凭证,粮油本被收回销毁。

六月到八月,两个月就传递到北边注销户籍,效率还挺快。

没能占一波注销户籍前买粮还债的便宜,林亦依无奈耸肩。

到邮局写了封简短的信邮寄给了马冬梅,跟她说明78年3月到6月的杂粮只能算钱给她。

又督促她看书学习,和她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随着雨季的结束,时间打着滚得往前冲。

赵盛的户籍被注销,钢铁厂自然就没有他这号人,至于工位费本来也要不补贴的,但王大陆和小李受人之托,帮忙把这笔钱要下来带给了梨花巷子的人。

林亦依得了五百块的工位费,加上赵盛给她留下的存折,未来五六年的日子她都能过得很舒坦。

时间一日日逼近,炎夏,雨季,秋分。

一晃眼到了十月中旬,全国通知恢复高考。

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都可以报名参加。

但有年纪限制,不能超过25岁。

第二天一早林亦依就让田美铃陪同着一起报名,又买了一份印着1977年招生院校和专业的报纸。

“最迟12月5号之前带上一寸照片来取准考证。”

报完名,林亦依心头积压几年的事也算是尘埃落定,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强迫自己转移视线和注意力,一切都如她想的这样,时间会冲淡任何不平。

外面都是各种削尖脑袋购买书籍资料的人。

早就做好准备的林亦依在家悠闲得不得了。

过去的几年,久远得就好像一场梦。

第406章 再次做选择了

“咚咚咚……”

院门被敲响的声音把林亦依拉回现实,不等她去开院门,田美铃就先一步到了大院门口。

“同志,请问你找谁?”

二十岁出头年轻同志脚边放着几捆木柴,“我找林亦依同志,请问她在家吗?”

“她在,你这是?”田美铃看到木柴就估摸着是堂弟的安排。

小李嘿嘿一笑,“嫂子,你能帮我叫一下林同志吗?”

田美铃向院内喊了声,“亦依,有人找。”

林亦依到了院门边看清是谁,笑得眉眼温柔,“小李同志,你怎么来了?”

“赵哥让我帮忙给你送向阳木,你等一下,还有两大桶山泉水在车上。”

刚说完就转身大步往巷外走,不一会又提着两塑料桶装的山泉水回来。

林亦依看着脚边的木柴和塑料桶,心里倏地如被小虫子咬了一口,不过很快又恢复如初,“麻烦你了,李同志。”

有的人的爱在嘴上,有的人是放在心里缄默不语。

细枝末节的行动里,临走还不忘为她安排所有。

他做这么好做什么?坏家伙又使鬼主意。

潜移默化的提高她的择偶标准。

等人走了之后,田美铃把所有东西拎进厨房,忍不住长吁一口气,“这都是什么事?明明那么好的一对人,怎么就成了如今的天南海北夫妻分隔?”

日子稍稍平息。

又过几日,林亦依去照相馆拿了拍好的寸照,才到家就听到厨房里有声响。

走近一瞧,顿时欣喜,“冬梅,你这么快就收到我写给你的信了?”

马冬梅刚腾出背篓,看她回来,爽朗一笑,“什么信?刚秋收完,得了空我就给你送梨来了。”

原来是来送梨,她人既然来了,信到没到都一样。

林亦依跨进门槛,冲她眨眨眼,“你在村里听到恢复考试的消息了吗?赶紧去拍寸照报名。”

马冬梅忙摆手,“听是听说了,可我才认识几个字?还是就算了。”

她才捡起书看了多久?报名考大学还不被村里人笑死。

“怎么能算了?好不容易遇到的机会,可不能错过。”

林亦依笑着劝解,“我又不是让你考大学,是考中专。

不管成与不成,就当试试手,今年不行,明年再考。”

“运气好考上之后,你的日子就和现在完全不一样了。”

“我……”马冬梅本来就有那么点藏着的痴心,得了林亦依的话做牵头,借坡下驴也抹得开面。

这一年时间,她手里有积蓄和粮食做底气,闲暇时刻都在看书学习,给知青拿点家里的咸菜和玉米窝头,愿意教她的一大把。

“别我我了,中午吃过午饭你就回镇上公社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