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渣了权臣后,他更爱了(156)

作者:很会炒饭 阅读记录

他狐疑地看着散落在地上的书册,又瞧了瞧蹲坐在地上舔爪的狸奴。

在确认无人后,朝外头道,“无人。“

“是只野狸碰掉了木架上层的书册。“

……

不知是不是刚刚那场动静吓到了两人,待男人行回资政殿门前后。

二人缄口不言,再没有过任何对话。

直到窗外消了雨水的滴答声,才久违道:

“放晴了,林大人,请。”

“关大人,请。”

待到脚步声走远,资政殿再无任何声响后,玉兰这才泄力跌坐在地上。

她哆嗦着嘴唇问,“县主,他们……”

姜岁欢拧眉,“刚刚那两位大人提到的设宴之地可是樊楼?”

玉兰点头。

但她一看到姜岁欢那架势,便知她要有动作,赶紧劝道,“县主,朝堂之争,在所难免,你又何必去涉这趟险。再者说了,就算你不顾危险的去帮薛大人,我瞧他也未必会承你的情。“

“你忘了吗。是他亲口提出让你嫁去蛮夷之地和亲,也是他提议让你嫁与那唐嵩。你又何必救他。“

玉兰不敢相忘,刚进县主府伺候的夜里,这位明珠县主夜夜都被噩梦惊醒。

每夜至少要哄睡她不下五次!

一开始她还以为姜岁欢惊梦时叫的是“小时不要“,一直疑惑谁是小时。

直到近日姜岁欢出门见客,见过那位参知政事薛大人后,她才知晓从前都是她耳背,听岔了。

哪有什么大时小时,县主一直叫的都是:“薛适不要”。

若不是薛适那日在田猎宴上对姜岁欢咄咄相逼。

她怎么都不敢将这两人联系到一起去。

怪不得县主夜夜惊梦。

若是惹上薛适的是自己,自己岂止惊梦五回。

那必然是整夜都不敢闭眼的。

玉兰红着眼拦在姜岁欢面前,执拗的不让她走。

姜岁欢浅笑着将人扯到身后,“一码归一码,他虽有害我之心,但毕竟我还好端端的站在这里,婚事也还未有由定数。”

“再者说来,我确实欠他一份情,不若今日就还他。从此互不相欠,一别两宽。”

*

樊楼,名列汴京三十二酒楼前三甲。

楼内分为前后两厅,前厅专门招待各界上层人士,后厅均为隔开的雅间,用以招待权贵政要,并非花钱就进到的地方。

姜岁欢让玉兰前往薛府传信,自己则只身前往樊楼试试运气,看看能不能将人拦下,将关、林两位大人要害他的讯息告知。

以姜岁欢这身装扮,进到樊楼的前厅不成问题,但要遛进后厅,可就没这么容易了。

她在连廊前候了许久,都找不到什么进去的法子。

山穷水尽之时,耳边传来一声柔媚女音,“这位娘子,可是来这处寻人的?“

姜岁欢循声回头,心中有了法子。

“好姐姐,帮帮我,我才与家中郎君才成婚五日,他便日日流连此处,不归家了。“

姜岁欢哑着嗓子走到那侑姐儿身旁,将耳边的坠饰取下,放在掌中。

那侑姐儿登时亮了眼,一眼看出货值百两,“妹妹好生可怜,哭的姐姐我都心疼了。“

她假借擦泪之势,将坠饰纳入袖中。随后俯身过去,在她耳旁轻道,“来我屋内换件衣裳。”

姜岁欢被侑姐儿领到了间梳裹房,侑姐儿从箱笼里挑出件桃色的纱衣丢到她跟前,当然,还有条遮脸的面纱。

她颇有些不怀好意地上下打量着姜岁欢的身段,揶揄道,“喏,换上就能进去寻你的郎君了。“

姜岁欢面红耳赤地提起纱衣,足足换了一柱香的时间。

说是纱衣,其实只有丁点的实布料子能遮住身上那些私密之处。

剩下的那些桃纱根本起不到遮掩作用,平添恶俗情趣罢了。

姜岁欢扭扭捏捏地走了出来,只觉得浑身都不自在。

还不待她先照照镜子,就被侑姐儿一把推出了房门。

踏出门后,姜岁欢只觉自己与浑身赤裸无异,仿若全樊楼的人都在往她这处瞧。

其实她想多了,樊楼翠鬟罗列,红粉盈堂。

她这样的装扮,只是与她自己而言,少见多怪罢了。

“怎得动作这般慢,贵客都等急了。”

就在她僵住之际,不知从

哪儿冒出个鸨母,冲着她的瑶臀就是一拍。

吓得她惊呼不断,连连摆手,“我……不是…”

鸨母只当这厢又在闹什么小脾气,一把拽起她的莲臂就走,“快跟上,雅房的大人们都等急了。”

第73章 樊楼之变(二)“她没有你乖,也没你……

“快跟上,雅房的大人们都等急了。”

“今日你们运道好,赶上了的辽契来的使君大人和宫中的台阁鼎臣。若是将人伺候好了,这个月便多给你们发五十两纹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