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渣了权臣后,他更爱了(114)

作者:很会炒饭 阅读记录

她并不认为薛知好能在那块地方不惊动旁人地动出手脚。

但姜岁欢确信,这一定是薛知好在死前给她留下的讯息。这里头,一定还有什么她没有察觉到的细节。

眸光回敛,她的视线重新回到薛知好只半隐在裙裾之间,姿势怪异的右手之上。

细碎微光下,姜岁欢从薛知好的掌中,抽出一根乌黑青丝。

“这是……”

电光火石间,思绪豁然开明。

姜岁欢颤抖着双手,取下了薛知好头上的那根蝶纹银簪。

瞬间青丝散落,云鬓倾垂。

一同与那头墨发垂落下来的,还有被薛知好编进发髻里头的,好几份叠成方正小块的桑皮纸。

正是被薛知好藏起来的缘薄!她何其聪敏,竟将那缘簿拆开叠起,编进了发髻之中。

姜岁欢难以置信地掩住唇角,捧着那些桑皮纸,如获至宝。

泪水瞬间决堤,模糊了她的视线。

姜岁欢拼命用袖口擦拭着颊畔簌簌而下的清泪,一字一顿道,“我一定会替你,还有你腹中孩儿,报仇雪恨。”

她要出去!她要将这些薛昌平结党营私、朋比为奸的罪状公之于众。

她要替她姜家洗清冤屈,让薛昌平一行人为姜家,为自己,为姨娘,为薛知好,为所有在尼庵内枉死的亡魂偿命!

眼中那汪盈泪凝成寒霜,冷锐地似要将那些恶人全数劈开。

瞳孔中燃着的是带着怨仇烈焰。

她抬头,眸色凛冽地对上石砖房门上那被锁紧的门闩。

褪下身上的破碎外衫,用火焰将布料点燃。

……

身后的砖房腾起团团黑烟。

姜岁欢破门而出后,对身后一塌糊涂的景象视若无睹,只头也不回的向前跑。

快要接近正门时,她不动声色的躲在那尊高大的送子观音象背后。

待庵后火势烧大,惊扰了尼庵的一众仆从和前门的护卫。

一群人一窝蜂地提着水桶朝那间走水的砖木房奔去。

姜岁欢便在一片乱象中,自尼庵大门,正大光明而出。

落跑之时,她紧攥着用绢布包裹起来的能给薛昌平定罪的罪证,一刻也不敢歇。

直至耳边传来阵阵铜钹引磬脆响以及混着低沉颂吟的梵文佛音,她才敢停下来喘口气。

剧烈震颤的胸腔与其间弥漫的血腥味,荡的她整个脏腑生疼。

她在安国寺旁的一颗银杏树下候了许久,来来往往的官员有许多,但她不敢轻易下注。

机会只有一次,若是这次拦下的是薛狗同党,那她就真要输的一败涂地了。

终于,在良久的静候后,姜岁欢眼前一亮,她跌跌撞撞地冲出前去,将人截住,“张大人……张大人,民女有冤!”

是张褚一,父亲当年的同袍!

当年姜府被抄家后,张褚一也被连带着拖累,降了两级。

他为官清廉,是不可能与那群恶煞为伍的。

她有救了!

张褚一被吓了一跳,原本还以为是从哪儿来的一个乡野疯妇,鬓发散乱,衣衫不整的。

但碍于良好的修养,他还是上前两步,将人搀扶了起来,“娘子且起来说话。”

“求张大人为民女做主。”

姜岁欢没有顺势起身,反而郑重其事地朝张褚一磕了三个响头,才抬起脸来,对上来人。

面前的女子的小脸蒙了一层烟灰,唇角处有几丝被擦拭过的,已然干涸的血痕。

额头处破了很大一处口子,现在还在向外渗着鲜血,

再加之周身发丝衣着乱糟糟的一片,可谓是衣衫褴褛、体无完肤。

怎一个“惨”字了得。

并且,这面相,怎么看着,颇为眼熟?

脑中如惊雷轰过,张褚一顿然想起了这女娘是谁,“你是……你竟是姜娘子!快快起来说话。”

“张大人,我爹当年是被人诬陷冤枉的。我实在没法了,您帮帮我。”姜岁欢紧紧地抓住张褚一的袖口,宛若抓住了救命稻草。

“可是有谁为难了你?姜娘子,起身来,慢慢说。”

姜岁欢重重点头,哆嗦着双腿站立起来。

本月佛寺已礼拜完毕,来往的官员愈来愈多,她只能拉着张褚一,小声道,“这处不太方便。”

张褚一:“……”

今日薛适也在,刚刚差点就要和薛适对上视线了。

姜岁欢心有余悸地拍了拍胸脯,还好没被他瞧见。

“那位是,小薛大人。”

薛昌平与薛适父子同朝为官,官员一般会称薛昌平为薛国公或是薛大人。到了薛适这处,称谓自然就改成了小薛大人。

张褚一眼尖,见姜岁欢那副躲人的模样,心中瞬间明了,“莫非这事与镇国公府有关?”

姜岁欢重重点头。

张褚一在得到确认的答复后,面色顿时凝重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