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恋爱大逃杀(53)+番外

作者:照花影 阅读记录

“这……不好吧。祖训有言,唢呐匠手头,不可沾染人血。”晴大新一发声,围堵着三人的人群,面上更喜一分。却听她神龙甩尾,“勤丰,你上,够不够你一剑砍?”

“够是够,但挺脏。”无视百姓刹那煞白的脸色,许勤丰补充,“鹤前辈的百草堂也留不住。”

“唉——”

耳聪目明的鹤顶洪,跑出来,抄出腌入了药草味的手。一左一右,揪住两位拜访者耳朵。

“我就知道和问道宗一同混的师门,能是什么好东西。敢情你们千里迢迢而来,就是来拆我的家的?我白手起家,一桶泥水、一捧柴火,建这玩意容易吗我?你们一来就要来拆,问过我意见没有?”

“疼,疼……前辈您手下留情……我还受着伤呢。”

“对呀,对呀。”晴大新附和。

“你没受伤,你叫唤什么?”

“渲染一下气氛。”

“……”

唢呐匠话唠是有遗传性的。

曲风镇当晚的闹剧,以半路杀出程咬金,镇民们做鸟兽散终结。

从那之后,鹤顶洪就再没有曲风镇的百姓们看过病。对于其他从外地奔波而来,求着她看诊的病患,亦多有严苛。

遗憾人心不似铁,终归是血肉之躯,会因刀光剑影而寒凉。

带伙伴来救治的晴大新问,“既不看病,何故停留?是有何挂念不成?”

“哪里都一样。”鹤顶洪掰开采摘来的松茸,“世俗偏见是一泻汪洋,千鸟竞飞也越不过。”

后来冯伟多翻阅四处流浪的散修售卖的旧书,看到鬼医易陵君横空出世,掀起漩舞大战的篇章,才知道纵然是丹霞峡不喜杀戮,以治病救人为己任的医修,亦不是他们凡夫俗子硬着头皮就能碰一碰的存在。

是他们坐井观天,水井地里的青蛙叫得响亮。才会误以为群蛙齐鸣,能够叫下凌空的太阳。

第27章 纸人拦路追忆往事,难免令人……

追忆往事,难免令人唏嘘。

到曲风镇上任第一天,冯伟多还是个年轻气壮的青年。而今已经满头华发,拱肩缩背。

“正是百药堂的鹤老前辈。”费清明直来直往,无意卖关子。

“鹤姑娘她,果然不同凡响。”冯伟多慨叹着。

他不是没有亲眼见证过剑修御剑飞行的通天大能,正是由于用这双如今早已老眼昏花的双眼亲自证实过,才能领悟他们之间横跨的天堑鸿沟。

那是他们一介平民无论如何都学不会、学不来的。

多年过去,贺姑娘还是贺姑娘,而他早就佝偻成一个糟老头子,却仍旧下意识把鹤姑娘当做需要有人庇护的平民百姓。

喉咙突然生出几分难以吞咽的哽塞感,冯伟多明白过来,他这个镇守,或许是当到了该要致仕的时候。

冯伟多倾诉,民间阡陌交通,往来通行,多有不便。不似京城大都,花费重金修缮道路,疏通河道。包括曲风镇在内的乡村镇子,百姓的流动性不大。

大多数平民居住在一处地方,由生到死,都固定在同一个居所。

有亲人好友在旁的,由亲友料理收殓封棺的事宜。

其余或有名有姓,有照身贴、路引为证,且有银两傍身的死者,暂时找不到人来收尸,死后就会统一送往义庄放置上三日。

三日之期一到,有人认领的,则有亲朋自行带走,或委托赶尸人帮忙运输。无人认领的,则就近找个乱葬冈掩埋。

为了不扰民,引起民众忌惮,义庄大多建设在人烟罕至的乡镇边缘地带。距离荒郊野岭近,方便埋葬。

这年头,拐卖妇女儿童的案例,屡见不鲜。纵然朝廷出台严刑律法,轻则庭杖一百,打到残疾,重则以扰乱民生的重罪论处,压到菜市口斩首。

然则其中的利益交割巨大,买家需求市场庞大,总有人胆敢铤而走险,地方县衙更是有为其包庇者。却不想,竟有人胆大包天到打起了尸体的主意。

一点都没有死者为重,遵循生死纲常的概念。

费清明联想到张家庄案子里,主母随口提起的一个词汇。冥婚。

“此地可是冥婚盛行?”

冯伟多稍微流露出一点尴尬,“冥婚事宜,与拐卖妇女儿童相当,虽是陋习,却屡禁不止。”与贞洁牌坊相当,是世俗糟粕形成的结晶体。

“请少侠见谅。此举虽为不妥,但请体谅父母之辈拳拳爱护之心。”

他不自觉为百姓们说情,“民间认定没有婚配的女子,不能葬入自家祖地,死后只能作为孤魂野鬼,漂泊无依。而没有子嗣的男儿,会断了家族的香火,落人笑柄。”

“所以就通过冥婚缔结姻亲,活着不能绑定,死后也要传承。哪怕是个虚名,亦要勉力延续。”费清明快人快语,“其他的因素呢,但说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