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洵眸色暗了暗,将她的手握得更紧,就好似一松手,女子便又要抛弃他,“蓁蓁,我知道你对我还心有芥蒂,但你可以惩罚我,可以教训我,独独不可以不要我。”
“我已经没有退路可走了。”
阮蓁没有问他到底做了什么,却也猜到了一些,却丝毫没有欢喜,只有沉甸甸的负担。
怎地还阴魂不散上了?
早知这厮如此难缠,她当初何必要勾他,随便嫁一个温润的君子岂不更好,比如梅九郎这样的。
从来没有哪一刻,叫阮蓁如此懊恼当初的决定。
却说谢卿山将英国公府搜了个底朝天,除却搜出西苑那些无人照料的英烈遗孤,连陈家女的一个人影也不曾见着,更不必提他要找的阮蓁了。
若只是这般便也罢了。
哪想到隔天,坊间便开始传闻,楚家军拒不遵守皇上的军令,让皇上怀疑英国公府要造反,并于昨日夜里带着御林军去抄家,想要搜出相关的谋反证据,不想扑了个空不说,还暴露出另一桩隐秘的事来——英国公府十年如一日地收容、照顾楚家军中那些英烈的遗孤及家属,除却养在英国公府的那些,其他的英烈遗孤及家属也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连朝廷都做不到的事,英国公府却做到了,实乃大善之家。
一时间,楚家军的威望,在百姓心中又上了一个台阶,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楚家军要造反一事,却似乎没有遭到百姓的谴责,毕竟能逼得这样的正义之军造反,可见朝廷有多不值得信任,加上皇上断了楚家军粮饷一事也被有心人捅出,众人更是恍然大悟——难怪要造反了。
至此,皇帝才明白,自己是中了楚洵的阳谋。
这人是在为楚家军能名正言顺造反起势、做铺垫,好让来日楚家军造反之时,尽可能少地受百姓指责。
偏偏在这样的声势下,皇帝还真不好动他,甚至不得已还要亲自安抚一二,否则这当口真反了可如何是好?
这一日,皇帝宣楚洵入宫叙话。
只楚洵才刚乘坐马车离开国公府,谢卿山便熟门熟路地去到了照雪斋。
与上一回贸然行动不同,他这一回是有备而来。
第78章
“你可有听说前儿个御林军来搜查是为了什么?”
“如今外头说的是咱们国公爷要造反,他们是来搜查证据的。但我听门房的小厉说,当时太子爷说的是捉拿在逃的官妓,叫什么怜生姑娘的。”
“咱们府上还有官妓,我怎么不知?”
“自然是没有的,不过倒是在园子西面,搜出一个西苑来,但是里头住的也不是什么官妓,而是楚家军一些无家可归的遗孤及军属,说起这个,倒是没想到国公爷那样不假辞色的一个人,竟然有如此侠义心肠的一面,现在外头的人,都说咱们国公爷是菩萨转世,就算是真要造.反,那也是为名请命,而不是什么乱臣贼子。”
“……”
阮蓁坐在美人靠上做针线,将这些话听在耳里,慢慢拼凑出一个事实,西苑并非她想的那样,没有舞姬,只有收容的军属,而怜生姑娘则是楚洵一箭双雕的一步棋。
一则为了震慑她,逼迫她答应他的要求。
二则为引来官兵搜查,顺理成章地让这些英烈家属出现在人前,从而为楚家军造.反造势。
关于楚洵要造.反,阮蓁并不认为是空穴来风,结合那一日夜里楚洵语焉不详的话,他或许真打算造.反,而他如今这个举动,一是试探民意,看是否会被民众口诛笔伐,好再做打算,很明显因着妥善安置英烈家属的善举,这一局他赢了。二是对皇帝的一种反向拿捏,皇帝若是勃然大怒,也不管证据不证据,直接将楚洵下了牢狱,楚家军能立即就反了,若是皇帝选择大度容忍,那么在找到楚洵切实谋反的证据之前,便是皇帝也动不得楚洵半分。
不愧是她当初看上的男人,将人心和人性玩弄得炉火纯青。
但他造反是为了自己吗?为了娶她?这是他向她爹递出的投名状?
他为她做出这些牺牲,将来她要拿什么去还?若是不能令他满意,他是否又要发癫?
一想到这种可能,阮蓁便觉得头皮发麻,好几次手指被针尖戳破,再也无法专心做针线,抓耳捞腮地进了屋。
只才一进屋,便被人捂住口鼻,慌张抬眸,便对上一双熟悉的眼,登时心中一紧,绷直了背脊。
许是那人感受到她的害怕,指了指庭院的方向。阮蓁透过门缝往外看,两个婆子倒在了白烟之中,顿时明白了些卿山今日的用意——他是来救她。
等两个婆子人事不省,整个照雪斋的人都被放倒,谢卿山这才放开对她的钳制,“蓁蓁,是我无能,让你受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