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从棺材里捡了个老婆(33)

作者:阔乐不加冰啊 阅读记录

说完周渔歌便直勾勾地盯着池也,试图从她脸上找出一丝慌乱。她以为池也故意挑了品相最好的土豆、番薯让人拿进来,故有此一问。

“自然,能否请少夫人派几人,随我一起将竹筐搬进来?”

周渔歌朝身侧的几名小厮微微点头,那几人便跟着池也一起出门。

待两个竹筐搬进来后,周渔歌见里面的土豆、番薯个个硕大饱满,不禁惊讶地看了池也一眼。

“我还以为你是故意挑了最好的让小厮带进来,没想到姑娘的确精通此道。”周渔歌坦诚道。

听到这话,池也对面前的少夫人也多了几分好感,笑道:“您有让这五味斋经久不衰的秘诀,我自然也有种地的好法子。”

早在上次来临江城时,池也便将各酒楼的情况打探清楚了。

五味斋在这临江城开了几十年,风风雨雨这么多年仍屹立不倒,自然有它的过人之处。

见她出口成章,周渔歌赞赏地看了她一眼,“池姑娘说得不错,只是不知道姑娘每日能为五味斋提供多少土豆?”

事情有了眉目,池也心中顿感轻松,自信地答道:“你们要多少,我便有多少,一年四季,风雨无阻。”

听闻此话,一直没出声的袁行之冷哼一声,“大言不惭!你可知五味斋每日要招待多少客人?”

池也深知他说这话的缘由,因此并不生气,毕竟不是人人都像她一样有外挂。

而且,虽说这男子是五味斋的少东家,但她看得出来,真正当家做主的还是面前这女子。

“少东家把心放在肚子里,我自有我的办法。”池也又看向周渔歌,话锋一转,道:“听少夫人的意思,这番薯是不需要吗?”

安静许久的刘掌柜适合出声解释道:“池姑娘有所不知,这酒楼的饭食讲究一个色、香、味俱全,这番薯实在是不好处理。”

池也了然地点点头,脑海中响起沈青宛的声音。

如今人们多是将红薯蒸或煮了来吃,的确不适合做酒楼的菜品。

突然,池也灵光一闪,打了个响指,问道:“这城里人可喜欢甜食?”

刘掌柜面带不解,答道:“自然。”

“这就好办了!能否借厨房一用?”

刘掌柜朝着周渔歌的方向看了一眼,见她点头应允,便道:“池姑娘,这边请。”

池也从竹筐里随意挑了一个红薯,拿在手里,跟在他身后。

拔丝红薯这道菜,池也只在家中做过一两次,而且这古代土灶的火候难以把控,她心中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去往后厨的路上,池也一直在心中默默祈祷。

上天保佑!

千万不要翻车啊!

“夫人,你为何要相信那油嘴滑舌的女子?她一个乡野村妇能做出什么好东西?”

周渔歌有些无奈,耐心劝道:“人不可貌相,我看那池姑娘行止有度,言谈有节,且信她一回。”

池也到达后厨时,已经有不少人在那里忙碌着。

众人见刘掌柜带着一女子径直走向灶台,不禁面露惊异之色,随即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这人是谁”

“莫非是新来的厨子?”

人声嘈杂,刘掌柜冷声呵斥道:“议论什么呢?手上的活都干完了?”

众人一下噤了声,可那八卦的眼神却没停下来。

池也将红薯削皮、洗净,切成大小均匀的块状,接着在其表面裹上一层淀粉。

她往锅中倒入适量的油,油温升高后,倒入红薯块,炸至表面金黄,捞出来沥油。

五味斋的厨子站在刘掌柜旁边,看着池也的一系列操作,问道:“刘掌柜,这是在做什么?”

刘掌柜眉间一道深色,摇了摇头,目光紧紧盯着锅里的红薯。

等到要炒糖的时候,池也再三叮嘱烧火工:“火一定要小!”

锅中留下少许底油,池也又加入一勺水、一勺糖,随后用铲子不断搅拌。

待糖水变得金黄且浓稠时,池也迅速倒入炸好的红薯,快速翻炒,使其均匀裹上糖汁。

“成了!”

池也将做好的拔丝红薯装入盘中,回到大堂,放在周渔歌面前的八仙桌上。

“请。”

刚出锅的拔丝红薯色泽金黄诱人,香气扑鼻,令人口齿生津。

周渔歌迫不及待拿起筷子夹起一块,轻轻一拉,细长的糖丝如琥珀般晶莹剔透。

她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身旁众人忍不住发出一阵惊叹。

“哇!”

周渔歌轻轻咬了一小口,眉头一挑,细细品味起来。

待嘴中的食物全部咽下后,缓缓开口道:“外表酥脆,内里软糯细腻,甚是不错!”

说完便将剩下的一半放入口中。

见她满意,池也微微松了一口气,面上露出一抹微笑,“少夫人,这道菜可算得上色、香、味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