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生活日常(210)

作者:空巢独居客 阅读记录

“你想办法?你能想什么办法,还不是去求关家。”当初裴元对关家一直都是敬着客气的态度,现在一而再再而三地为了自己去求关家两个舅舅,沈霁多少有些不愿意。

“怕什么,等来日我入了翰林院,关家用得着我的地方更多。要他们安置一个你,不过是我从他们那里要些回报,很公平。”

有些事就得与光同尘,这次考试裴元对自己有底气,唯一的不确定只不过是明日到底能排第几。但不管排第几,自己这几年都注定要给关家当门面。

既如此,趁着好开口能开口的时候,当然得让他们尽心尽力替自己把沈霁安排好。毕竟自己一个人入翰林院太孤单,身边总该有几个挚友亲朋才好。

“你就这么确定,你一定能考上?”

“我就这么确定,我一定能考上。”

裴元这幅成竹在胸的样子看得沈霁直翻白眼,随即便起身匆匆往外走。跟他说了这么会儿话就被灌了满肚子的麦冬茶,人都要憋出毛病了!

这一边两个等着张榜出成绩的举人老爷在为了未来忧愁思虑,另一边决定他们人生的那张名单,已然从贡院出来入了皇城。

“陛下,贡士名册礼部尚书张大人呈上来了。”

“把人叫进来吧。”

今年春闱的主考官是礼部尚书张傅,今年刚要做五十大寿的张大人,先是入了内阁后又被钦点为春闱会试的主考官,可谓是正经的春风得意。

本来模样中等又长得有些黑壮敦实的张大人,这会儿拿着名册入了乾清宫暖阁,整个人看上去都比往日身姿更挺拔,脸色更红润。

“启禀陛下,臣不负陛下期望,贡士名册已经选出来了。”

“说了多少次了,稳重些。殿试还没过,爱卿的尾巴可已经翘起来了。”

高坐庙堂的皇帝开口便带着浅浅的慵懒之意,话说出口虽是教训,可殿内只要会喘气的都明白皇帝对张大人很满意。

不管是风平浪静没出现漏题舞弊的流言,还是定下‘君子中立而不倚’的考题,都让这两年已经现了些许老态的皇帝十分满意。

现在坐在龙椅上的这位爷,从年轻时自己朋党争来了皇位,到前几十年搅动风云由着朝堂上各党派互相攻讦制衡,再到如今眼看着结党之势越来越盛,而自己却一年比一年老迈虚弱。

一辈子跟前朝先帝们做派相悖的圣人,终于醒悟过来党争要不得。

但党争之风一旦成了气候,就再没有停歇的时候。便是找借口由头把党争的核心老臣们杀的杀贬的贬,也依旧会有后面的人一往无前的补上来。

除非皇帝下死手把整个朝廷乃至整个天下,卷入党争的官吏都杀上一遍,或许那样还有机会回头,可皇帝能这么做吗敢这么做吗?

他不敢,所以他只能投鼠忌器一般重用锦衣卫,固执地挑选新的没根基的读书人入朝,想要一点点把朝堂上的老人替换下去。

臣子们也知道皇帝不敢,所以他们也由着皇帝重用锦衣卫、挑选新的官员,反正用不了多久,这些人也还是会选择这个党,或是那个党的。

帝王和臣子们各有各的心思,各自也知道对方的心思,但又都不互相戳破,朝堂上还是好一副海晏河清君臣相得的局面。

皇帝打开今科取的进士名单,从后往前一路看,看到最前面几个,排在第一的两个字上顿了一下,“这个裴元,可是关家那个未嫁人的娘子生的儿子。”

“启禀陛下,正是那个裴元。”

“听说他入赘了?”

“是,裴元先被过继做了嗣孙,后入赘给谢家娘子。如今谢家娘子分了家,也跟着一起来了京城。”

说话的是站在一旁毫不起眼的一个内侍,皇帝听了这话点点头,前日下午关宁业才递了一桩案子进来,现在裴元的名字又排在榜首。

皇帝有些老迈的手指在裴元的名字上来回摩挲半晌,“去把裴元的考卷来过来,朕要看看。”

第100章

关家,对于皇帝来说一直都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关家老太爷曾做过还只是二皇子的皇帝的老师,不是唯一的那一个,甚至不是为主的那一个,但皇帝至今都觉得他从关老大人身上学到的东西最多,最有用。

关如璋只比皇帝小两岁,年轻的时候曾给他做过两年伴读。后来关家遭贬谪的时候关如璋十五岁,已经给当时的太子效力了将近一年。

十五岁的少年郎,正是意气风发张扬快活的年纪,连跑腿都带着一股子冲劲儿,跟后来再回京城之后那个八面玲珑圆滑得甚至有些没骨气的关家大爷,压根就不是一个人。

也是从权力场上尸山血海中趟过来的皇帝从未问过自己的小伴读,这些年经历了什么,个中滋味除了自己实在不足为外人道,自己与他都是一样。

上一篇: 南园遗爱 下一篇: 心机表妹上位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