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
一排钓鱼佬戴着太阳帽蹲在江边,还有两个小孩在旁边捡石头玩。
忽然,水面传来一点动静,浮标微颤,昌大爷立马收杆,一条肥美的草鱼拧身摆尾地被拽上了岸。
陈大爷酸溜溜:“老昌今天杀疯了啊,这一条差不多得有十斤重吧,不过比我去年钓的那条青鱼还差了点。”
其他人围了过来:“可以喔老昌,两条大鱼啊,今晚哪里开餐啊?”
他们钓鱼佬之间有个不成文的约定,就是如果有人钓到大鱼,那就拿去饭店找师傅加工,大家一起吃一顿。
有人说:“要不就去陈记大排档?陈记的师傅不愧是大酒楼退休回来的,他上次做的那道豉油煎鱼确实不错。”
“我也觉得。”
……
昌大爷笑得见牙不见眼:“不去陈记,我带你们去另一个地方,保证你们‘食过返寻味’。”
说完,他去问陈大爷:“老陈,你有没有小棠的联系方式,问问她能不能帮忙加工鱼,就,就按照三十块一斤的价格算吧。”
东城这边饭店帮忙加工通常是十几块的市场价,但昌大爷觉得林阅棠的手艺更贵一点完全没问题。
陈大爷掏手机:“我打电话问问我家老婆子。”
陈大爷打电话过去时,林阅棠正好在给招奶奶送反沙香芋吃。
“你这个香芋好糯啊……”招奶奶正回味呢,一看手机,“这老头这时候打电话回来做什么?”
招奶奶接通,听完陈大爷的话后,问林阅棠:“小棠,老陈他们搞了两条鱼,想要按照三十块一斤的价格请你加工,你看要不要接?”
林阅棠问:“现在吗?”
招奶奶点点头。
林阅棠这会也没什么事情做:“那你问问弄个生滚鱼片粥行不行。”
昌大爷上次看陈大爷喝海鲜粥就馋得要死,听见能吃上生滚鱼片粥,二话不说直接同意。
林阅棠起身:“行,招奶奶,我先去菜市场买点食材。”
招奶奶问:“要买啥?”
林阅棠:“买点姜跟芹菜。”
招奶奶也起身:“哎呀,我们自己有种,等下我带你去摘。”
林阅棠问清楚人数后,回去把最适合煮粥的珍珠米先给泡上,然后招奶奶带着她去了梁奶奶家,梁奶奶家前面有个大院子,长满两位老太太一起种的菜。
招奶奶本来还想喊梁奶奶一块去喝喝粥,喊了半天发现没人在家,就摘了些姜跟芹菜回去。
一辆车刚好停在了店门前,两条大鱼挂在车后面,估计是炫耀了一路回来的。
“这么大条啊,昌爷爷你真厉害。”林阅棠一看就知道这鱼绝对好吃。
“小意思,随便钓钓就上来了,”昌大爷美滋滋把鱼给拿下来,“我们称了是十六斤,你要不要再称称?。”
林阅棠用手颠了颠,确实差不多:“不用了,就按十六斤算,我去厨房处理,你们先坐一下吧。”
他们这一行人是五个大人带两个小孩,其中一个大爷姓韩,他也很喜欢各种美食,不钓鱼的时候就经常跟昌大爷到处找吃的,但这家店他还是第一次来,又看店主居然那么年轻,某种刻板印象就上来了:“老昌,你确定这家店比杨记那大师傅的手艺要好?你可别踩雷啊。”
“你就等着瞧吧,这顿吃完了,你绝对就惦记上了。”昌大爷嘚瑟地胡子一抖一抖的。
韩大爷:“能让你有那么高评价,那我还真要好好试试看。”
林阅棠端了两碟子反沙香芋出来:“先试试这个吧。”
韩大爷拿起一根香芋条,沙糖饱满地覆在香芋条上,吃起来又甜又糯又香:“这老板的手艺还真是可以喔。”他也吃过几次反沙香芋,但要不就是有点糊味的,要不就是裹得不均匀的,这次的竟然找不出一点缺点。
韩大爷把自己的双胞胎孙子孙女也喊过来,让他们尝尝。
两个小孩比小卿宝大一岁,对于这种甜滋滋的小甜品自然是没有抵抗力的,他们吃了一根又一根,然后去找小卿宝玩。
“你在家里天天都可以吃到这个香芋条吗?”
小卿宝摇摇脑袋:“没有哦,不过小姨每天都会给我做各种不同的但都好好吃的东西。”
双胞胎妹妹好羡慕啊:“你好幸福哦。”
小卿宝害羞地捧着脸蛋,她也觉得在小姨身边她就是最幸福的小孩子!
双胞胎哥哥看两碟子的香芋条都吃完了,便把糖碎倒在自己的手上,给妹妹跟小卿宝都分了一点。
厨房里,林阅棠手脚迅速地将草鱼杀了剃掉鱼骨切成薄片,然后用姜丝蛋清盐等搅拌均匀腌制去腥。
在等砂锅里的粥熬开时,她又炸了些花生等下可以搭配着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