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诗吟刀啸(603)

作者:满襟明月 阅读记录

这故事太令人遗憾,马车内外一片死寂,众人都听得又怒又悲,这样禽兽不如的东西,千刀万剐也不为过。

纵是素来不喜杀戮、也确实从未杀过任何一人的谢缘觉,也觉这恶徒死得太便宜了些。

哪怕他死上千百次,也再换不回曲莲那样的好人。

只不过……当时在场的患者应该大多是寻常百姓,或许有人吓呆了还来不及反应,又或许有人畏惧自保而不敢上前,都算得上是情有可原。谢缘觉理解秦艽悲愤的心情,可那些无辜之人,终究不该赔上性命。

九如静了静,将涌到眼角的泪硬生生压了回去,继续道:“据我所知,那年定山派的山岚道长之所以追杀二师妹到了长生谷,乃是因为二师妹前来长生谷寻我的途中,偶然目睹一个妇人对一名大夫言语不敬,二师妹当场就要了那妇人的命,又恰巧被路过的山岚发现,山岚便要为那陌生妇人报仇。”

“我知道这件事。”谢缘觉听到此处回过神来,轻声开口道,“先前我在赉原城的那段日子,唐依萝曾与我详细说过,后来定山派有派人到案发地查证,得知那妇人是因为女儿病重,她忧心女儿病情,一时情急才对大夫出言不逊。此事那妇人确有过错,但乡邻街坊都说她平日里是个热心肠,性子虽急躁了些,却待人真诚,常常帮衬邻里。”

九如道:“你是想说这个人不该杀?”

谢缘觉与九如说话的语气始终十分恭敬:“徒儿只是觉得,就算是同一个人亦有明暗两面,更何况世上芸芸众生,各有不同。”她顿了顿,竟忽然话锋一转:“师君,我刚才和您提起杜家河,但还未详细与您说明我在杜家河的遭遇。”

随后,谢缘觉遂将在杜家河的所见所闻向九如娓娓道来。

“那天秦师姨说我不是她,我不会不知道她临终前是否有后悔。曲师姨为了那等禽兽不如的恶徒而殒命,确实不值,但我想……”飒飒秋风又来,谢缘觉也再一次望向了车窗外远处天穹,“她既然去过了杜家河那样的地方,见过了杜家河里那样的百姓,至少她不会后悔自己行医济世的初心。”

原来这世间真的还有那么多人记得小师妹,九如心头一震,五味杂陈,一时不知该欣慰还是悲痛,喃喃道:“纵使这天下处处都是杜家河,又与她有何干系?她原本是不认识那些人的。”

凌岁寒虽也很为曲莲的故事伤心感怀,但猛然听得此言,只觉九如这话无异于否定了曲莲一生的信念,反而更为生气,不由得脱口道:“这不是佛家普度众生的道理吧?”

“她本来也不算是真正出家。”

召媱一直在车厢外驾车,但车厢内的谈话自然没有瞒过她的耳朵,闻言到此倏地冷笑了一声,马鞭在空中甩出个脆响。

“我虽从不信佛,也不喜佛门,但那些真心向佛、真正参透佛法仍持信仰的出家人,我倒是敬重三分。最瞧不上那些心里结了个疙瘩,遇着烦难就跑去出家,往佛门里躲的。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从古至今这种所谓的出家人还这么多呢?这算什么?纯粹就是懦弱躲避。”

说话直接,言辞锋利,嘴上不饶人这点,召媱与凌岁寒师徒倒真是如出一辙。九如听罢却不恼,只是静默片刻,随即几不可闻地轻叹一声:

“是,你说得不错,我确实修行浅薄,不算真正的出家人。《金刚经》有云:‘诸和合所为,如星翳灯幻,露泡梦电云,应作如是观。’放下妄想执念,方能得到自在,我从未做到这一点。”

召媱一愣,听她这般坦然承认,反倒不知如何接话了。

其余人也未再言语,马车内外陷入沉寂,只余马蹄车轮在幽静的山道上留下细碎的声响。

第239章 破幻观真涤尘障,锻心淬骨证菩提(三)

出洛阳城时还是八月,一路行来不觉已至九月初,离鸿洲越来越近,天气也越来越寒冷。

途中偶遇荒郊野岭无处投宿,她们只得在破庙或山洞暂歇,秋风凄凉,纵使生了火堆也难以完全驱散秋夜的寒意。凌岁寒生怕谢缘觉受寒,每夜入睡时总将她揽入自己怀中。九如与苏英倒是不觉有异,毕竟凌岁寒体温与常人不同,有这般人形火炉不用白不用。唯有召媱敏锐瞧出端倪,自家徒儿每次抱着谢缘觉时,身子总是不自觉绷紧几分,眼中还会闪过既忐忑又欣悦的光芒。

这般情状惹得召媱心生好奇,愈发仔细地观察起二人平日的相处。

又过数日,九月十一日的这天,一行人终于抵达鸿洲城,却已是黄昏时分,若要再赶去郊外的长生谷必定要折腾到半夜,众人便决定就近在城中寻家客栈住下歇息。

上一篇: 捡到醉酒的美人姐姐 下一篇: 那支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