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诗吟刀啸(582)

作者:满襟明月 阅读记录

随行的百姓们早已疲惫不堪,纷纷表示同意。

凌岁寒钻进车厢,见谢缘觉的脸仍无血色,不自觉地抬起左手,手指在空中顿了顿,终是轻轻贴上她冰凉的面颊:“这一路颠簸辛苦你了,你现在感觉如何,还撑得住吗?”

“其实我已醒了有一会儿,方才已在车内调息运转过菩提心法,你放心吧,我现在没什么大碍的。”谢缘觉将右手覆在她手背上,微微笑了笑以示安抚,但犹豫须臾,终究还是说出真正导致她此刻身体不适的忧虑,“我只是在想……等太上皇的尸体被发现,那些护卫侍从回到长安后,怕都难逃圣人降罪。”

凌岁寒闻言默然,那些人里必定有一部分确实很无辜。

“我就知道你肯定又要为不相干的人操心。”尹若游的语气很无奈,甚至似乎还隐隐透着几分埋怨,然而略一停顿,遂说出自己早已想好的法子,“当今天子在谢泰的压制下隐忍多年,心中其实甚是厌恶他这位父亲,自然不会真心想要替他报仇。而自从当初济民驿之变发生后,据说俞开霁近来颇得圣眷,待我们回到长安,不妨去见她一面。如今她执掌铁鹰卫,又在圣人面前说得上话,应能有办法保住那些无辜之人的性命。”

又过多日,一行人终于抵达长安城郊,流离多时的百姓们与她们四人依依话别,各自踏上归家之路。

凌岁寒身上还背负投靠反贼魏恭恩的罪名,尚未恢复清白,贸然进入长安城内万一被认得她的官兵注意到,必然又是一场风波。因此她与谢缘觉便暂时借宿在了城郊麦香村的一户人家,颜如舜与尹若游则联袂前往长安城,悄悄去寻铁鹰卫大将军俞开霁。

长安城内外刚恢复太平,田野间还残留着战火的痕迹,但农人们却已开始重整荒芜的田地。

凌谢二人借宿的这户人家,原是同行难民中的一对夫妇。夫妇俩与兄嫂感情甚笃,原本多年来未曾分家,一直在这村子里过活。叛军袭来之时,一家人为去留争执不下,最后经过商议,决定兄嫂留守村庄,弟妹外出逃难,总归能留下一脉香火。如今战乱平息,夫妇俩回到故土,却见兄嫂早已亡故,他们不及悲痛,便埋头收拾起兄嫂留下的田地。

谢缘觉担忧他们伤心过度影响身体,也跟着去了田间,望着那对始终弯着腰的夫妇,终是忍不住上前,轻声问道:“你们才刚刚归家,还未来得及歇息,不累么?”

那对夫妇这才停下手中活计,直起腰来,抬眼望向远方。

“谢女侠,您瞧这一带的田地,大多都荒了。但我们这块地,麦子虽稀,好歹没全废。”那农夫抹了一把眼泪,“这定是大哥大嫂拼着性命,在战火里替我们守住的。若不好生照料,我们……我们怎么对得起他们?”

“再说,人总要吃饭的。就算叛军已经投降,长安不会再有战事,今年若没收成,只怕我们……只怕我们也很难活下去。”他身旁的妻子嗓音微微有些哽咽,但稍一顿,目光中又露出坚毅之色,“横竖能收多少是多少。熬过今年,好生翻整土地,来年总能好些。大哥大嫂在天有灵,也会替我们高兴的。”

哪怕处于这般艰难境地,她的话里却仍带着生机,像荒田里冒出的新芽。

谢缘觉又有些震撼,如同那日听闻百姓们要寻谢泰报仇时一般震撼。她沉默下来,不再言语,只继续静静望着这对夫妇劳作,直到过了许久,她目光忽被田间麦穗吸引,面上浮现几分讶色。

“那是什么……也是花么?”

“花?”那农妇循着她视线望去,笑道,“哦,谢女侠说的是那麦穗啊,咱们庄稼人确实管这叫小麦花。”

“小麦花?”谢缘觉生平头一遭下田,自然也是生平第一次知晓麦子也会开花,更觉新奇,“怎地花期这么短?方才见它从绽到谢,竟不足两刻?”

农夫见她如此诧异,憨厚一笑:“本就是这样的。麦花抽穗后才开,这个时节啊,可关系着往后收成哩。”

谢缘觉怔了一会儿,喃喃道:“原来这世上花期最短的,竟不是昙花……”

“昙花?那是啥?”夫妇俩面面相觑,十分好奇,他们这样的平头百姓,莫说见过,连听都不曾听过这等稀罕事物。

“昙花啊,那是一种极美的花,只不过……再美也比不得这麦花实在,比不得这麦花能活人性命。”谢缘觉回过神来,眼神逐渐清明,先回答完他们的问题,顿了顿,旋即又微微一笑,格外郑重地道,“就像,那些名留青史的帝王将相,纵有千般功业,又怎及得上你们耕田种地,养活天下。”

上一篇: 捡到醉酒的美人姐姐 下一篇: 那支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