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诗吟刀啸(576)

作者:满襟明月 阅读记录

“好。”凌岁寒正色道,“只要诸位愿意,那接下来的路,我们便同行。”

第227章 千人所指独夫毙,一麦虽微万世香(二)

由于谢缘觉身体的缘故,她们一行人赶路总是相当缓慢,每到饭时必须要停下用膳,入夜必须要寻找住处歇息,何况如今又添了这许多难民随行,想要追上谢泰的车驾是绝对不可能。

是以四人商议过后,决定由颜如舜先行一步追赶,一来暗中查探谢泰车驾的底细,二来设法拖住他们的行程。

而凌岁寒与谢缘觉、尹若游等人则仍按往日速度徐徐前行,直到数日后,她们忽在道旁发现颜如舜留下的暗号,又循着这暗记觅得她埋于土中的一张纸条。

那纸条上寥寥数语写着:“此地亦有一伙山匪横行作乱,不仅劫掠过往行人,更欺压本地乡民。我需继续追踪谢泰下落,无暇处置此事,便劳烦你们代为解决了。另闻安南镇有个姓刘的财主,家资颇丰,却因惧怕山匪,每月被迫向匪寨上供重金。若你们剿了这伙贼人,不妨去他府上歇歇脚,休整一番。”

纸条背面绘着那山匪老巢的路线图。

凌岁寒一行人循着图上路线而去,果然寻得贼窝。这伙山匪人数虽比她们先前遇到的都要多,但在凌岁寒刀下,也不过是土鸡瓦狗,依然没费多少力气便把他们全部剿灭。

事了之后,她们将匪寨中的财物尽数清点,一一归还给附近遭劫的乡民。消息传开,四邻八乡的百姓无不欢欣鼓舞,纷纷前来拜谢。那刘姓财主更是感恩戴德,将凌岁寒与谢缘觉、尹若游连同随行难民们都迎入了自家庄园之中,杀猪宰羊,设宴款待,待为上宾。

时值盛夏,酷暑难当,她们在此处洗去这一路风尘,总算得了些清凉。谢缘觉沐浴更衣后,信步走上露台,倚栏远眺,但见远处群山如剑,峭壁如削,云雾缭绕间偶见飞瀑如银练垂落,山势奇绝处竟似鬼斧神工。这般险峻气象,令她胸中郁热尽散,不由轻声喃喃道:

“蜀中山川雄奇险绝,果真是别处难寻的造化。”

恰在此时,凌岁寒换了一身素白新衫走来,闻言颔首赞同:“确实,别处山色或秀美或壮阔,却难得这般奇险相生。自离长安以来,我们走过中原平野,见过江南水乡,倒还是蜀地的峻岭深谷最合我意。”

谢缘觉回眸浅笑,忽然轻声道:“符离,你可还记得《蜀中九山记》这本书吗?”

凌岁寒一怔,思索道:“那是什么书?”

“是当年你我分别前,你送我的最后一本书。”两人幼年时凌澄赠予谢妙的游记地理志堆积如山,她自然不会全都有印象,可谢缘觉从来不曾忘记,“可惜那时还未来得及翻阅,我便离开了长安,没曾想今日竟能亲眼得见蜀地山川风光。”

凌岁寒终于在她的提醒之下忆起往事,唇边也漾起笑意:“亲眼所见,终究胜过纸上万言。”她抬手替谢缘觉拢了拢被山风吹散的鬓发,“所以啊,你要相信我——世间憾事,终有圆满之时。”

这段时日,凌岁寒几乎随时随地都会这般不着痕迹地安慰谢缘觉。谢缘觉明白她的意思,不禁莞尔:“你如此说话,可不太像你平日里直来直往的风格。”

凌岁寒道:“但你笑了。我说这话,能让你笑了就好。而且,我这话难道没道理吗?”

谢缘觉眉间笑意未散,语气却逐渐变得郑重:“很有道理。所以你的憾事,也定有圆满之日。”她略作停顿,随即轻轻握住凌岁寒的左手,“走吧,我们该继续赶路了。”

然而当她们再次去见了那庄园主人,打算辞行告别时,对方却执意挽留,只道蜀地风光难得一见,劝她们在庄中多住些时日。

谢缘觉婉拒道:“此地景致虽佳,但我们确有要事在身。”

“那就至少再多留一日吧。”那刘财主恳切道,“明日我再设宴为诸位饯行,聊表心意。”

凌岁寒道:“除掉那伙山匪对我们而言不过举手之劳,况且我们也不单单是为了帮你,你不必如此客气。”

刘财主听罢此言沉默良久,竟倏然苦笑一声:“说句大不敬的话,我们这一带匪患已久,我日盼夜盼,只盼望着哪天能有神仙下凡解救百姓于水火。前些日子太上皇车驾途经此地,因县衙住不下那许多官兵,便有小部分官兵住进了我庄上。我心想这机会终于来临,不仅好酒好肉款待,更奉上重金求他们剿匪。谁知……呵,谁知他们收了那么多银子却不办事,反倒变本加厉欺压百姓。如今几位女侠路见不平解决了我们的心腹大患,即便你们不图回报,我们又岂能不知感恩?”

上一篇: 捡到醉酒的美人姐姐 下一篇: 那支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