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诗吟刀啸(484)

作者:满襟明月 阅读记录

“嘘。”遽然间有人以食指贴唇,比了个噤声的手势,又指了指一旁空地里合眼而坐的谢缘觉,“谢大夫好像睡着了,我们小点声,别打扰她。”

她们纷纷望去:“真是奇怪,谢大夫睡觉怎么不回房躺在床上,而是这么盘腿坐着睡?”

殊不知谢缘觉其实并未入睡,她只是身体又感不适,来不及回房,服下一颗水玉明心丸以后,索性直接盘腿坐在月下修炼起菩提心法。

如霜如雪的月光洒落在她身上,令她不见血色的肌肤显得更加苍白,仿佛半透明的琉璃,又与天穹高悬的那轮明月交相辉映。

她是地上的另一轮明月。

她们看得呆住,好半晌才又有人轻声道:“我看寺庙里的塑像,观音菩萨就是这么坐在莲台上的。”

可是庙里的观音塑像永远沉默,永远纹丝不动,哪怕受到无数香火供奉,也永远无法真正为世人排忧解难、救苦弭灾。

她是人间的另一位观音。

又过数日,当顾净终于赶到赉原城,接受了守城将士的盘问,随后在城内随意找了一家客栈,放下行囊,便打听起谢缘觉其人,发现无论官兵还是百姓都对这位谢大夫十分熟悉,说起她的情况可谓滔滔不绝,甚至有人直接将她称呼为“小观音”。

“观音?”顾净对这个称呼极是好奇。

“你是不知道她医术有多好,有多少差点去了鬼门关的伤患都被她一双妙手给救了回来。更别说她心地良善,大慈大悲,不单单是那些官兵受伤她会救,城里有百姓患了什么重病,只要求到她那里,她也照样给我们医,连一文诊金都不收。这不是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是什么?所以啊,最近城里有不少人给她取了个外号,叫做琉璃观音。”

顾净点点头道:“照这么说,的确是很合适。可是据我所知,观音似乎有三十三法相,为什么偏偏要叫她琉璃观音呢?这琉璃二字又是何意?”

那老妇乐呵呵的笑脸瞬间凝固,长长叹了一口气:“别看她的医术救了那么多人,她自己的身体却不大好,只要有些劳累,那脸色苍白得吓人,看起来弱不禁风的,就像易碎的琉璃。我家丫头在她身边学医,曾经问过她是怎么一回事,她说大夫不是神仙,也不是什么病都治得好,她那是从娘胎里就带着的顽疾,不能根治,只能调养,你说说这不是老天不长眼吗?”

顾净并不认识谢缘觉,但听到这里,情绪也不免受到那老妇的影响,略略有些难过,感慨道:“我想见这位谢大夫一面,令爱既在她身边学医,那大娘知道哪里能找到她么?”

“她每天都忙得很呢,你找她做什么?”

“她的一个朋友,托我给她报个平安。”

“那行,你跟着我走吧。”

正是傍晚黄昏时候,天淡云低,夕阳的余晖里寒烟袅袅,落叶凄凄,谢缘觉正在屋中慢条斯理吃着晚食,忽见一名陌生的黑衣女郎来访,自称是从洛阳而来,认识她的一个朋友。她心一跳,脸色陡然一变,站起了身来:“你是说凌岁寒?”

那老妇之前也与谢缘觉有过接触,还是第一次看见她那张仿佛万年不变的冷淡面孔出现如此明显的神色波动。

顾净则侧头瞧了瞧屋中众人,谢缘觉见状了然,遂请众人暂时离开。旋即,顾净才把自己与凌岁寒认识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最后说明自己真正的目的,希望谢缘觉能想办法劝一劝凌岁寒,劝她回头是岸。

谢缘觉终于缓缓地坐了下来,脸上神色又恢复一派波澜不惊,低声道:“她没有做错任何事,我劝她什么呢?”

顾净满脸诧异之色:“魏恭恩燃起战火,害得天下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凌岁寒为了自己的私仇,居然甘愿为这种恶贼效力,这还不算错吗?我知道她不是恶人,也感激她对我的救命之恩,但还有其他许多江湖同道,尤其是还留在洛阳城中的江湖同道,如今都大骂她卑鄙无耻,丧尽天良,才会助纣为虐,称她是魏恭恩手底下的活阎罗,就算是为了她的名声,你也该劝劝她啊。”

“她从不在乎自己的名声,只在乎自己做的事对不对。”但谢缘觉确实在乎凌岁寒,在乎得心口又疼痛起来,同时她右手隔着衣料摸到胸前的狼牙吊坠,好像如此一来便能减轻自己的心痛,随即沉吟问道,“顾女侠方才说,你与她见面说话的那天,是九月十二日?”

顾净不明白她怎么突然转移了话题,颔首道:“是,这个日子怎么了?”

谢缘觉心口的疼痛加剧,唇角却浮现一点微微的笑意:“曾经有一年的九月十二日,是霜降。霜降三候,第三候蛰虫咸伏,此乃万物蛰伏的日子,是为来年的春天做准备。”

上一篇: 捡到醉酒的美人姐姐 下一篇: 那支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