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走完里坊的时候,恰好看到一个中年男子在门口贴出卖。
沈意走过去问道:“大哥,您宅子要卖啊?”
中年男子停下动作,转身看过来:“卖,你要买?”
“不是。”她解释着:“我们是牙行的房牙,看到您贴出卖就过来问问,您这宅子,我们牙行能卖吗?”
中年男子思考了一瞬,“能,只要卖了就行,谁卖都能卖。”
“那我们能进去看看吗?”
“进。”中间男子打开大门。
是一个小宅院,没有客座,西边是敞棚,估计之前应该是有马或者驴之类的,拴在敞棚里。
东边是灶房,打开门以后,随着门的震动,便有灰尘掉落,目之所及灶台上,锅盖上,积了厚厚的油垢,橱柜的门子也掉下来一半。
窗户和门边的墙上,可能是炒菜的时候通风,油烟随着风出去,油渍落了灰尘已经变成黑色,上面还挂着灰嘟噜,能闻到浓郁的类似麻辣烫之类使用的佐料的味道。
出来进入正房,两间屋,串糖葫芦户型,深枣色家具,使本就不明亮的屋子显得更暗了。
这个时间段,采光不应该不好,屋前并无遮挡,她也不太清楚当初宅子是怎么建的,导致屋里光线昏暗。
床上没有任何床褥,露着木板,看样子应该是空置许久,长时间没有住人。
“大哥,不在这宅子住了?”
中年男子道:“不在,这是我弟弟的宅子,他去外地了,宅子不打算留就托我卖。”
“哦,原来如此,”沈意点点头,“那卖宅子大哥能全权做主吗?价格什么的都和大哥谈吗?”
中年男子不做迟疑,“都和我谈,我全权做主。”
宅子代卖也是常有的事,需要核实好产权信息,避免出现问题。
“房契和地契是谁的名字?”
“是我弟弟的名字。”中年男子答道。
都是弟弟的名字,交通不便,回来更名势必需要时间,不知是否有做公证。
“宅子成交后需要去官衙过红契,您弟弟在南方,路途长远不方便,之前有去书铺签证明文书吗?”
“这个有,去年他回来时,我们有去做证明。”
口说无凭,还需要看到实际文书,并鉴别真伪,卖宅子水很深,一切都要小心谨慎为上,骗子不仅骗客户,也骗房牙和牙行。
“我能看看这些契约和证明吗?”
中年男子为难道“可以给你看,但是在我宅子里,并不在这个宅子,明日吧,你想看明日我带过来。”
暂时不能看到手续,只能等明日了,她对这套宅子很感兴趣,便先谈其他方面。
“那您这宅子卖多少银钱?”
“三百七十两,之前我弟弟是卖四百二十两,卖不出去,我给降了。”
房主这个要价虚高得离谱,除非脑子大,否则没有人买的,但是卖的人总认为自己的好,不能理性对待,当然,想多卖银钱也是一方面。
她委婉地道:“您可能是第一次卖宅子,不太了解市场,您要的这个价格高于市场价太多了。”
中年男子听后,反过来问道:“你们是做房牙的,肯定了解,你给一个建议,依你能卖多少。”
这话就是双方的心理战,都想打探对方是多少钱,和自己的心里预期差多少,初次出价,必须突破房主心里防线,给一个低于市场的价格,也不能与她想要加的价格差太多,同时需要有充实的理由,为她出的价格解释支承,使房主信服,而不是所谓的忽悠。
她斟酌后道:“我说的价格可能与您心里房价有所差距,我觉得也就卖三百两,因为我俩之前卖过一套临近的宅子,是在这个价位成交的。”
中年男子听后,十分不认同:“那差太多了,怎么也得三百五十两。”
沈意解释:“大哥,我给你分析一下这个价格的缘由,首先,咱们的宅子位置好,比周边建成年份新,但也十多年了,另外咱们宅子里面的家具一陈旧二普通,谁买都需要换新的,买主在这方面是要考虑银钱的。”
“你说这个我承认,家具是我弟弟从原来的老宅子里搬过来的。”
沈意接着说:“其次灶房太脏了,味道还大,不重新装修根本做不了饭。”
“灶房是肯定得重新收拾的,我弟弟他就瞎整,他卖了一年麻辣鸭,灶房都是那味,我放了也没放出去。”中年男子紧皱眉头,一脸的嫌弃。
怪不得,闻着一股麻辣味。
“我们之前卖的那套,整体现状要比你弟弟这套好,才卖三百两,所以,买主也得考虑整体大装修的银钱。”
“你这话我认可,这宅子不重新收拾确实住不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