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这个后宫不要也罢(女尊)(31)+番外

作者:李五桃 阅读记录

齐翁浑浊的眼眸中带着三分凌厉,扫过堂下诸臣:“陛下放心,区区风寒不足以让臣倒下!为了江山社稷,臣必鞠躬尽瘁。臣的大限之日,只能是臣以死相谏之时!”

宣政殿一片寂静,诸臣神色各异,仿佛各怀心思。

乌宛白见势高宣:“散……”

朝字尚未落下,禁军卫统领忽而入殿奏禀:“陛下,朱雀门外跪满素衣学子,索要公道!”

殿中一时哗然,凤帝亦眉头紧锁,仿佛不明其意:“去看看。”

虽已至辰时,可晨雾未散,凤帝与诸臣踏上城楼,鸡血书写的"公道"二字在青石板上蜿蜒,血红穿过迷雾,映入众人的眼帘,为首的寒门学子声嘶力竭的嘶吼。

“苦读诗书三千卷,不及高门谈笑间。数载苦读沦为笑谈,悲矣,哀矣~”

城楼之上的裴源想近身看的分明,却被陆萧玉拦在身前:“陛下不可!迷雾有利埋伏,小心暗箭。”

话音未落,那学子猛地起身,声音激昂而愤懑:“科场舞弊,朝臣徇私!高门权贵相互勾结,幕后更有权势滔天之人只手遮天,任由奸佞横行无忌,如入无人之境。寒门子弟却只能望门兴叹!试问,这朝堂之上,还有没有一丝清明?这科举,还有没有一丝公平?天理何在?公道何在!”

说完,决绝冲向朱雀门,碰的一声闷响,额间血肉模糊一片,人也晕倒在宫门之前。

两息的死寂后,跪地的学子们纷纷起身,满目愤慨,齐声高呼,激昂的呐喊穿破迷雾,震得城楼上的众人胸口发紧,心跳加剧。

“昏君无能,朝臣徇私,权臣当政;君不君,臣不臣,乱纲常;长此以往,社稷蒙尘,家国必亡!”

第16章

一句又一句的呐喊声,带着无尽的回响,在长街之上回荡,在半空之中徘徊。

众臣有些魂不守舍,仿佛连自己是如何下的城楼都不曾知晓。

从头至尾,有的人甚至连发生了什么都不知道,只知快散朝时禁军卫来报,学子们齐齐跪于朱雀门前,索要公道。

可还未张榜,到底欠了何人公道?

“昏君无能,朝臣徇私,权臣当政;君不君,臣不臣,乱纲常;长此以往,社稷蒙尘,家国必亡!”

朱雀门外,学子们的高呼声不绝于耳,每一个字仿佛都带着极致的愤怒,声声鹤唳,字字泣血。有的朝臣早已心存不满,声称学子非学子,而是作乱的刁民,纷纷求凤帝下令严惩,当场绞杀带头闹事之辈,以儆效尤。

然而,凤帝却似丢了魂魄一般,呆立当场。

诸臣又将目光投向齐翁,希望她能谏言一二,务必以狠辣之势,了结当前局面。

齐翁本就身子虚弱,被宫人搀扶着下了城楼时,脸色苍白如纸,四肢更是软绵无力,要不是宫人尽己所能地托扶着她的手臂,恐怕她老臣的威严都难以保全。

对于诸臣的言语,她仿若未曾听见,浑浊的眼眸中透出几分呆滞,嘴角微微翕动,计安就在她的左右,故而听得真切。

她呢喃着:“权臣当政……乱纲常……”

放眼朝堂上下,又有何人能担得起“权臣”二字?

她一生兢兢业业,扶持先帝,又辅佐新帝,管治群臣。上至凤帝,下至民生,桩桩件件,无不是她亲力亲为,一一厘清。

她是至忠之臣,却为何在他人眼中成了扰乱纲常的权臣?又凭何被学子误会污蔑至此?

齐翁耳中嗡鸣作响,眼前一片昏暗,只觉心中气血翻涌,口中涌上浓烈的腥甜。只听‘噗——’的一声,一口鲜血喷薄而出,溅落在冰冷的青石地上,如落泥花瓣,凄凉至极。

她身子一晃,竟直直晕了过去。

“齐翁!”凤帝心焦不已,一声呼唤后,竟也双眼一翻,躺进了乌宛白的怀里。

一墙之隔,城外学子的呼声依旧震天,城内群臣则似群龙无首的虾兵蟹将,乱作一团。

场面如何收尾,裴源浑然不知,只知一觉醒来时,便看到了守在榻前的君后。男子捻弄着手里的叶子牌,正与自己对局消磨时间。

察觉到凤帝醒来,柳叶眸光流转,落在女子的脸上:“陛下,睡得可好?”

裴源撑坐起身,随手拿起一旁摆放的牌,草草扫了一眼牌面,便随意抽出一张落下:“曾芩燕的头伤得如何?”

陆长行不紧不慢地也抽出一张牌落下:“晕了好一会儿,醒来时头隐有阵痛,但并无大碍,服了药正在休养。陛下不必忧心。”

两人你来我往,牌局渐入佳境。

裴源闻言,眉间微蹙,颇有些无奈:“她也是实诚。朕在城楼上听到‘咚’的一声,吓得以为要给她操办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