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报告陛下:末将真的只想摆烂啊!/江山不及君一笑(185)

作者:凶答答 阅读记录

尾音未落,阁中已响起轰然叫好声。

老儒抚掌大笑:“妙哉!‘醉卧船头’四字,道尽江南真意!”

玄衣书生脸色铁青,冷哼一声,甩袖而去。

风君尧望着韩九霄绯红的侧脸,轻声赞叹道:“原来我的九霄,藏着这般锦绣心肠。”

“……”

夜色渐浓,二人并肩走在青石板路上。

河面上飘着一盏盏莲花灯,将韩九霄的影子映得忽长忽短。

风君尧忽然停步,在一个卖糖人的小摊前驻足,感慨地说:“记得朕幼时,常偷溜出宫买这个。”

摊主是位白发苍苍的老妪,她颤巍巍地递来一只糖凤凰,笑着说:“公子好眼力,老婆子这手艺,在苏州府也是一绝呢!”

韩九霄接过糖人,糖丝在月光下泛着琥珀色的光。

他咬下一口,甜意瞬间漫上舌尖,恍惚间,竟尝出几分他前世还是少年时尝过的味道,心中满是温暖。

这时,一群孩子嬉笑打闹着跑过,其中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好奇地盯着韩九霄手中的糖人,眼中满是羡慕。

韩九霄见状,笑着掰下一小截糖人递给她:“小朋友,给你吃。”

小女孩惊喜地接过,脆生生地说:“谢谢哥哥!”便蹦蹦跳跳地跑开了。

风君尧看着韩九霄,眼中满是笑意:“你啊,总是这么心软。”

韩九霄回以一笑:“看到她,就想起小时候的自己,忍不住就想分享这份甜蜜。”

两人继续前行,路过一个戏台,台上正演着热闹的越剧。

台下围满了人,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有抱着孩子的妇人,还有年轻的情侣,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

一位老者摇头晃脑地对身旁的人说:“这出《梁山伯与祝英台》,我都看了不下十遍咯,但每次看还是觉得精彩!”

风君尧与韩九霄也凑了过去,跟着人群一起观看。

韩九霄听着那婉转的唱腔,不禁轻轻跟着哼唱起来。

风君尧看着他投入的模样,心中满是欢喜,低声说:“九霄,没想到你还会唱越剧。”

韩九霄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以前在府上,听戏班子唱过,觉得好听,就跟着学了几句。”

戏演到精彩处,台下掌声雷动,叫好声此起彼伏。

风君尧与韩九霄也跟着鼓掌,沉浸在这热闹的氛围中。

离开戏台后,他们又来到一座石桥上。

桥下河水潺潺流淌,倒映着两岸的灯火。

风君尧轻轻揽住韩九霄的肩膀,说:“九霄,与你一同游历这江南,才觉这世间美好不过如此。”

韩九霄抬头看着他,眼中满是爱意:“只要与陛下在一起,无论何处,皆是美好。”

两人相依而立,望着桥下的流水,感受着江南夜晚的宁静与美好,再一次感受为他们而停留的时间。

----------------------------------------

第一百三十二章 山河踏遍乐相行(完结篇)

告别了如诗如画的烟雨江南,二人循着商队留下的踪迹,一路辗转,来到了溟地渔村。

海风裹挟着咸腥的气息,直往人怀里钻,远处海面上白帆点点,海鸥在浪尖轻盈地盘旋,发出清脆的鸣叫。

风君尧极目远眺那无垠的海面,脑海中忽然浮现出典籍里记载的“溟海之鲲”。

他转头看向韩九霄,眼中满是笑意,那笑意如同春日暖阳,温柔地说道:“九霄,咱们今日便体验一回当渔夫的滋味,如何?”

正说着,只见岸边一位老渔夫正吃力地往船上搬运渔具。

风君尧见状,眼神中闪过一丝关切,快步走上前去,语气平和且诚恳地问道:“老伯,我们想随您出海捕鱼,不知是否方便?”

老渔夫微微眯起眼睛,那眼神里透着岁月沉淀的精明,上下打量着他们,随后笑着说道:

“瞧你们这模样,细皮嫩肉的,像是书生家的少爷吧?这捕鱼的活儿,可累得很呐,不是你们想象中那么轻松。”

“老伯放心,我们有力气!”

韩九霄说着,眼神里满是坚定,撸起衣袖,露出小臂紧实的肌肉,还特意攥紧拳头,展示出鼓鼓的肱二头肌,向老渔夫展示自己的决心。

老渔夫见状,爽朗地大笑起来,他拍了拍船舷,那声音透着豪爽:“行,看你们这劲头,上来吧!”

木船缓缓破浪前行,船头劈开海面,溅起朵朵白色的浪花。

老渔夫站在船头,身姿矫健,开始示范撒网:“看好咯!腰要往下沉,就像扎马步一样稳当,手得稳住,顺着风势——”

说着,他熟练地将渔网用力抛出,渔网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好似一只展翅的雄鹰,而后重重坠入海中,溅起一片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