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在他上车后就继续行进了,此时已经快到宫门口,他不打算进宫,便提了另一个话题,“陛下让陈凌负责土地新政,无异于将她发配,是为了什么?”
提到陈凌,澜月的语气都不一样了,有些复杂但绝对不是欢喜,“你不但消息灵通,还有一双通透的眼睛,怎么,真打算辞官回归闺阁了?”
他避之不答,齐心麟单刀直入:“看来陛下心里不糊涂。”
“哼。”澜月轻轻冷笑,带着轻蔑,“你如此帮着她说话,莫非,看上她了?”
齐心麟目光突地凝聚,澜月目光灼灼,他也没有回避,两人安静对视,各有心思,车内狭小的空间一时诡异停滞,暗光交错。
“是,我心悦于她。”
平静的一句话在澜月心头猛地炸开一个口子,犹如难以平静的湖面,波及他的情绪。听到这个回答时,他莫名地暴躁,又不知道为何会这样,没时间去想,也不想去深究,便越觉得心烦,于是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周边气压随之降下几个度。
齐心麟有体会到他的情绪变化,不禁皱眉。但顷刻又松开了,这次他并不想逃避,而是非常坚定说出了这些话:“我虽不清楚你对她的态度,但我知道,你心中只有六殿下,不会再装下任何人。
我不会与你争她,但我会直面自己的心,当初我喜欢六殿下,没同你争,可你却没好好珍惜,这一次,我不想再错过。”
“澜月,她是陈凌,不是凤凌。”
马车缓缓驶入高墙之内,消失在伟岸的宫门。
第261章 认真搞事业
齐心麟站在入口处,看着它远去消失,撤回目光眺望远处,面朝着天际一线,他深吸了一口气,再吐出,即便方才他说完话后澜月的面色并不让人轻松,但他现在只觉一身的轻松自在。
因为有个遗憾将重新拾起,曾经的心结打开了。
从小到大,听了诸多大道理,读了一柜子圣贤书,学会了包容,学会了礼让,学会了尊重,可这一次,他想抛去所有,去放纵自己一次,别的都不要,只要一人。
两人口中的凤凌此时却没心思谈风花雪月,她从军营出来后就去了一趟皇城管辖的乡下,找来里长打听当地百姓的生活状况,着重于土地耕种。
凤凌生于皇室,那些国家政策情况是必学的一课,以前很少有机会接触基层民情,特别是偏僻的乡下,但基本土地分配规则都是了解的。
凤阳的土地有着封建王朝的一致诟病,就是一句话来概括:“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只要是在凤阳境内,已经开垦出的耕种土地,都是有主人的,但这个主人,几乎没有是平头百姓,更别说以前的贱籍奴隶了。王公贵族,官宦子弟,这些人瓜分了所有的耕种土地,而贫民百姓,只能在地主手底下讨生活。地主得到土地自己不去耕,便找人来承包,然后定期收租,只要土地不荒废,不闹慌,她们就算什么都不用干都不会饿死。
之前只是听说农民最后得到的真正属于自己的收成并不多,而今日从里长口中得到的真相是,一年的收成,交成,身丁税,也就是人头税,又要去个一两成,最后剩下的,能全家饿不死就谢天谢地了,只能省吃俭用一天不敢吃三顿。所以穷苦人家,家徒四壁,是真的普遍存在。
里长虽是村长,但关小,拿的例银并不多,平时还是要靠耕种来维持生活,但她用攒的钱买了土地,虽然不大,却实实在在是自己的。听她说话的内容,都是帮衬着自己的村民,看得出她是个有责任心的里长,没有什么奉承和官威。
问的差不多了,凤凌让豆子在一旁记小本本,然后问里长:“现在的地价买卖是多少?除了你,村里还有谁是买地的?”
里正说她们这里离天子脚下不远,村里有些人家会选择进城做生意,有了钱了就回来买土地,十多年前时她买的地二十三两白银一亩,她东拼西凑的又借了钱才买了一亩。后来换了皇帝后,贪官多如云,土地价格被炒得到了三十两,普通人家只能望而却步。
听到这个数字,凤凌沉默了,这并不是多大的数目,甚至不过是上一次高档洒楼的花费,但这只是对她这样的人来说而已。这就是贫富差距。
社会允许贫富的存在,但绝不应该让农民做那一个极端。一个国家很大,人丁众多,可占比最大的,还是农民,她们的存在,就是民生,她们的归属,就是民心。现在她们被法律所约束着,若有一日凤阳动荡,没有一致的心,是很容易乱的。
第262章 认真搞事业二
将心比心,如果是凤凌自己,饭都吃不饱,也穿不暖,那管它什么国什么皇帝,可能不至于挥起锄头造反,但他们会失去斗志,失去精神,无为摆烂对发展来说是个很可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