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皇女殿下要休夫(240)+番外

作者:随心者三代 阅读记录

所以当今的凤阳竟然迎来了土地改革,犹如当年秦始皇时期?

凤凌不知为何,心中澎湃而起。

第230章 土地新政二

澜月翻开奏章看了几眼,什么都没说,直接下了决策,“既然张卿与众大臣想法如此一致,那孤便信你们,采纳这条土地令。”

他一甩袖,将奏章交给无祁,“念!”

“废除分封,以户为授…”

无祁高昂的情绪带动着金凤殿内所有人,慷慨激昂,抑扬顿挫。

新土地令寥寥几句,却从中听出了即将爆发的波涛汹涌,从皇城为,终有一日席卷天下。有人激动有人忧,许多人当时心中有了预知,这以后,会是一次不同于征讨东旭的战争,是没有硝烟的搏斗。因为,这土地令涉及到太多人的利益。

听了其中具体改革条例,凤凌心里很不平静,她死死盯着凤椅上的男人,不知何种心情。澜月突然要改革土地她没法说,但恰好这土地令如此与秦朝和几千年后公有制如此相似,如此先进,就不合理了。所有的最终法令都是经过文化的沉淀和历史的检验,从中吸取教训和经验才找出最适合自己国情的法令。而他澜月直接就拿出了一份答案来,怎么可能!

除非有两种可能,一,他也是穿越的,但她与他朝夕相处几年,若他真是隐藏如此之深的,那就太可怕了。二…另一个可能性直接让她热血冲顶,怒火中烧。

那就是他剽窃她的知识!

她想起来了,自己有个记笔记本的习惯,以往拘于身份和规矩,很多话不能说出口,便只能以笔墨留下痕迹,在曾经的二十多年生活中,自己考察过了解过凤阳的各方面情况,总是会时不时与原先所处的社会去比较,然后会想如何优化,如何改变。在这过程中,所形成的想法便会在笔记本上留下,其中就有关于土地改革的法令,本想着登位后慢慢去一条条实施下去,然而一场死亡让她猝不及防。

这些都先不回忆,单这土地令,与她曾经的想法相似度非常高,这不代表就能笃定澜月抄了她的想法,但有另一件事让她笃定了。她突然想起来,刚来皇城的时候,在城门口的茶棚,听到有人在聊,有关于男皇这些年所做的,打贪,减赋税,市场经济,对外开放。当时便觉得有不妥,只是刚回来被仇恨冲昏了头脑,没去关注,现在想想,真想骂一句脏话,这词汇如此先进,怎么可能会在这种地方出现?根本就不是一个世界的,如果不是有其他的外来者,这特么就是看了她的笔记本!

怒过之后便是一阵心塞。

她是没想到,自己没机会做的事情,反倒是被仇人给实现了,虽然只是个开始,但真的…很憋闷!

澜月其实已经注意到她灼热的目光了,但没理会,法令宣读完后,他发言:“孤知你们当中有人不赞同孤的做法,但这一次,孤不准备听取你们的意见,土地令,必须施行下去,不管何种代价。你们身为孤的臣子也是凤阳的执政人,有责任为法令的成功而努力,在孤这里,从没有不了了之,若有人胆敢阻拦或者懈怠法令落实,杀无赦,你们可听明白了?”

第231章 土地新政三

他的警告带了一贯的说一不二作风,给所有人心中敲响警钟,原以为自己可以脱身于事外吃瓜的人,顿时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因为现在具体任务分配还未下达,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有自己的一份,万一被选中,那就得把小命别裤腰上了。

不过男皇也没给她们多想的机会,直接挑明了,说:“为此法令顺利施行,孤专门在六部之外组建一部,名神令部,不属于任何一司部,由孤直接管辖。”

他这句话落下后,引得底下一阵倒吸气,没有不诧异的。为了法令施行,在六部之外设第7部 ,这是何等开天辟地。如今这男皇执政期间,开的先河实在是层出不穷,为百姓饭后茶谈之资。

还是没有人反驳,顶多小声交谈表达自己的波澜心情。

澜月淡淡望着这些人问:“朝堂人才紧缺关头,尚无人合适做这神令部尚书,众卿可有毛遂自荐的,或者,另有人才引荐?”

他一问,意外的是,很快就有人站出来自荐了,但都是几个血气方刚的青年,法令施行虽然艰难险阻,难度很大,危险重重,但神令部尚书这个位置是块极大的肥肉,若做了,便是一步登天,她们能更大胆在这朝堂中一展抱负。而年长些的官员几乎没有人站出来,她们老练得很,知道自己啃不动这块骨头,权衡利弊,迈出这一步都要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才能决定,她们要更谨慎。

凤凌没冲动参加青年自荐队中,刚开始说神令部的时候,实际上她还蛮心动的,因为这代表着她能在这朝堂中名正言顺占有一席之地,对之后的行动都有利。可让她迟疑的是,这是有代价的。土地改革哪有这么快能完成的,少则几年,多则十年,若其中出了别的意外,那就甚至更久。而自己,根本等不了这么久。她现在恨不得马上把澜月拉下台,让这江山插回凤氏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