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换亲被流放,农科夫人种地发家(61)

作者:苍箫踏歌 阅读记录

老祖父携手着屠苏旻飞在后院尝试了一整天,当他们洗手准备用餐时,那花白的眉毛和眼角间洋溢着满满的喜悦。

“博儿媳妇提出的办法果然有效,这样确实能烧制出优质的炭块。”

烧制炭块的过程需要将木材烧至通红后巧妙地熄灭火焰,通常情况下,洒水是最直接的方法,但这样会导致炭块受潮,晒干后的质量也难以保证。

而采用细泥覆盖的方法则有天壤之别。

当木材烧至恰到好处时,将细泥覆盖其上,火势很快就会减弱,而且从泥堆中挖掘出的炭块既干燥又完整,其卖相更是上乘。

顾玥萱将细切得如丝的青红椒与蒜片一股脑儿投入热气腾腾的油锅中,听到这话,她便笑靥如花地轻声回应:“我只不过略略抛砖引玉,还是得益于祖父您的悉心指点。”

“这个小丫头真是口齿伶俐,懂得如何讨人欢心。”

老祖父愉悦地笑出了声,一边擦拭着手上的水珠,一边在桌边落座。瞬间,一股扑鼻的香味扑面而来,让人忍不住为之神魂颠倒。

原本平淡无奇的素瓜豆,一经油光的熏陶,再配上色彩斑斓的青红椒碎片和蒜片的巧妙炝炒,出锅之际便成了一大盘色彩斑斓的美食,香气更是醇厚得令人无法抗拒。

即使是素来矜持的老夫人,也禁不住悄悄地舔了舔嘴唇,吞咽了一口唾沫。

“素瓜豆本无太多滋味,但经你这么一炒,居然别有一番风味。”

不得不承认,顾玥萱的手艺的确不同凡响。

余氏目睹此景,内心暗自庆幸,还好自己先前与顾玥萱交换了分工。

老夫人目光一转,瞄了一眼脸色阴沉不语的屠苏烨,语气深不可测地道:“她不仅厨艺精湛,巧舌如簧,孩子们自然乐于与她亲近,乐于共度时光。”

“我心中倒是萌生了一个想法,不知老爷您能否为我出谋划策一番?”

老祖父面带微笑,语气平和地回应:“有何想法,但说无妨。”

老夫人略作沉思,然后缓缓开口,她的语气既不急躁也不缓慢,像是溪水轻缓流淌:“近日我细心观察,发现村中多数家庭都在饲养家畜。牛羊体积庞大,搬运不便,而且家中也没有多余的空地容纳它们。不过,饲养鸡鸭和幼猪之类的,倒是可以先行尝试。”

她所说的这些幼崽,购买回来之后,其饮食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只要每日有人辛勤割取猪草,就能将这些小生命养育长大。

等到它们长大成熟,不论是积攒下来的鸡蛋,还是育肥的猪只,不仅可以满足自家需求,拿到市集上出售也能换取银两,可谓是一条切实可行的生财之道。

老夫人这番话,是她少有地针对家中经济提出具体建议,而她的提议一经出口,便精准地触动了老祖父的心弦。

老祖父沉思了片刻,然后回应道:“养鸡的确不是什么难事,但养猪就需要专门的猪圈了。”

这座简陋的茅屋,在早年也曾是用来饲养家畜的地方,紧邻外墙还搭建了一个独立的小马厩。

但如今,马厩已经被打扫干净,成为了屠苏博和顾玥萱的居所。

显然,不能将他们这对夫妇赶出去,然后将猪只安置进去。

老夫人原本想要提议,不妨在邻近马厩的地方再建一个猪舍,毕竟,马厩最初的用途原本就是为了圈养家畜。

她心想,若是因为气味而犹豫,稍微忍耐一下,难道,还有什么难以克服的困难吗?

第46章 人手一把小锄头

然而,她的话语尚未出口,便听屠苏博抢先说道:“猪舍需要不小的空间,我和萱萱那边的地界显然是容纳不下的。不如我们先在后院的菜园中围一道篱笆,建一个小巧的鸡舍,试着先养几只鸡看看如何?”

老夫人脸上的笑容微微收敛,她默不作声地紧握着手中的筷子,缓缓说道:“如此安排倒也可行,只是想到年终时分,村中家家户户都在宰杀年猪,我们家却冷清寂静,似乎少了些欢庆的气氛。”

“祖母大可不必为此忧虑。”

顾玥萱微笑着,巧妙地接过屠苏博的话头,加以补充:“如今时节已至秋末,年终的脚步已然逼近。”

“那些期盼着年末宰杀年猪的家庭,他们饲养的小猪崽都是经过一年甚至两年的精心呵护成长的。即便是我们家此刻匆匆忙忙地去购买小猪崽,恐怕也难以在年前将其养育至宰杀的成熟期。倒不如等到春暖花开时节再作打算,那时满地都是猪崽们嬉戏的青绿猪草,饲养起来也轻松得多。

“您昨日提到软糯的土豆格外可口,今日这道菜肴,不妨试试看是否合您口味?”顾玥萱拿起大碗中的公用勺子,轻轻地将几块细腻柔滑的土豆舀入老夫人的餐碗中,这样一来,也巧妙地封住了老夫人的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