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换亲被流放,农科夫人种地发家(385)

作者:苍箫踏歌 阅读记录

在房陵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待开垦的荒地确实是星罗棋布,然而,当地居民的数量却显得捉襟见肘。即便不惜重金招募人力,所聘请的劳动力也是杯水车薪。

缺乏充足的劳动力,再多的良田也如同一块悬在头顶的诱人糕点,想要品尝却是遥不可及。

然而,并非无计可施。

顾玥萱略作停顿,凝神说道:“我深思熟虑过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以现有的耕地为基石,创办一座新型的农庄。”

屠苏博微微眯起双眼,若有所思:“农庄?你是打算委派总管负责采购和雇佣下人,然后将耕作任务交由他们去完成?”

“并非如此。”顾玥萱重新拿起毛笔,在纸上勾画着她的设想:“我所说的农庄,与你所想的或许大相径庭。”

“我们将自行饲养开荒所需的耕牛,按照既定方向不断拓展荒地,这样一来,耕地的面积就可以持续增长;在农庄中,除了雇佣的劳动力之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分红制度,吸引周边村民主动参与。”

屠苏旻飞疑惑地问:“分红制度?这又是何种含义?”

顾玥萱微微一笑,解释道:“也就是说,将所有挥锄劳作的村民集结起来,让他们共同耕作我们的土地。”

意识到自己所言似乎有些震撼,顾玥萱稍作斟酌,继续说道:“以院前村为例,村民们一年的辛勤耕作,亩产往往不会超过二百斤。”

“但若是在我们的土地上耕作,使用我们提供的优质稻种,我们承诺将收成的部分作为红利,按照一定比例分配给参与耕作的村民。”

“相同的劳作时长,他们从我们这里分得的收益,无疑将远超他们自行耕作的所得。”

扣除分给村民的部分,剩余的收益则尽归屠苏家所有。

如此一来,不仅节省了雇佣人手的开销,而且保证了农田的耕作不误时节,一年下来的收益,必将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数字。

程靖恩目不转睛地凝视着顾玥萱笔下流畅而优雅的字迹,心跳加速,几乎要从胸腔中跳出,喉咙干涩,声音沙哑地问:“亲爱的嫂子,您觉得这样的分红制度能否吸引众多的人前来加入呢?”

顾玥萱微微一笑,肯定地回答:“那自然是。”

“设想一下,他们辛辛苦苦耕作一年,又能收获几何?而我愿意将每亩地的产出增加一倍的大米分配给他们。如果粮庄生意蒸蒸日上,剩余的粮食还能以银两收购,既能获得银两,又能获得大米,这等好事,谁不愿意加入呢?”

只需打造一个令人垂涎的典范,随后必定会有无数人趋之若鹜,纷至沓来,何愁无人问津。

此外,明确了各家的田地责任,并提前商定地块产出收益的分配比例。

第286章 研读两本账册

每一户参与的家庭,为了能从土地中获得更丰厚的回报,必定会更加辛勤地劳作,没有人会对即将到手的粮食和财富无动于衷。

顾玥萱想象着将来稻浪翻滚、金黄遍野的景象,眼睛弯成了一道美丽的月牙:“田地和人手充足了,何必仅限于种植水稻?大豆、高粱、小米、麦子,哪一种作物不宜种植?”

“粮食不仅可以用来酿造美酒,酿造后的酒糟更是喂养猪鸡的佳肴。而这些家畜的粪便略加发酵,就能转化为优良的农家肥料,滋养土地,使庄稼长得更加繁茂。”

“这正是我心中理想的农庄——一个自给自足、产能无限的农庄。”

两小时后,程靖恩仍然依依不舍地看着起身离去的顾玥萱,眼中充满了期待与恳求:“嫂子,您何时打算迁移到县城来居住呢?”

不等顾玥萱有所回应,他便自行其是地开口:“在村里与县城之间来回奔波实在耗费太多宝贵时光,你不如索性搬迁至县城定居,如此一来,往来铺子也将变得便捷许多。”

“不如我这两日便安排人手,帮你把家什搬运过来?早点安顿下来,我也早点放下心来。”

起初,程靖恩并未将屠苏博的建议放在心上,然而在与顾玥萱长谈一下午之后,他整个人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触动。

倘若顾玥萱所展望的未来能够成为现实,那么房陵这个长久被世人遗忘的角落,将焕发出无限的可能性。

满怀壮志地展望未来,金山银山仿佛已在眼前。

此刻,程靖恩凝视顾玥萱的目光,就如同瞻仰神龛上供奉的三炷清香中的财神爷一般,心中充满了不愿将这位行走自如的财神女神放走的情感。

顾玥萱无奈地笑了笑,反问:“搬到县城居住?”

程靖恩用力点头。

“只怕此举不妥。”

顾玥萱耐心解释道:“我们刚才讨论的种种计划,核心都在于田地之中,而县城里却无可用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