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当真?”
顾玥萱有些不解他的惊讶之情,稍作停顿后回答:“这自然是千真万确。”
“即便如此,这个数字还是不够理想。若一切顺利,到了明年这个时候,我们完全可以冲击一亩地产出四百斤以上的高产量。”
假设每亩地能产出四百斤纯净的米粮,那么百亩耕地的总产量将高达四万斤,而仅凭屠苏家现有的耕地,一年仅稻米的产出就能逼近十万斤……
程靖恩突然间恍然大悟,很久以前屠苏博对他提起的那番话,此刻才真正明白了其含义。
他紧张地吞了吞口水,努力保持镇定,说:“嫂子,据我所知,一般农户一年一亩地的产量最多不过二百斤,即便是水暖江南这样一年两季稻米的丰饶之地,也未曾有过如此之高的产量。您确定没有估算失误?”
如此惊人的产量,真的会是这个小小的院前村所能孕育的吗?
程靖恩的质疑声中,透露出他私下的调查和对于农业生产的了解,显然,他已算得上半个行家了。
第285章 分红制度更吸引
顾玥萱轻轻摩挲着指间的圆润,语气中带着一丝耐心解释道:“粮食种子的差异,决定了产量的悬殊,你能理解这个逻辑吗?”
程靖恩严肃地点了点头,表示领会。
“简而言之,我们家中所用的粮食种子,是自己耗时费力杂交培育的,别的地方根本找不到,这便是我们的首要优势;你刚刚提到,江南等地气候宜人,一年能种植两季稻米,而我们房陵的严寒确实难以比拟,但房陵也有它独一无二的优点。”
“这里的土地,肥沃得令人惊叹。”
土地的丰饶程度,无疑是影响粮食产出的关键因素之一。房陵虽受制于多变的天气,但土壤的肥沃程度却令众多地区望尘莫及。
而且,房陵地广人稀。
顾玥萱放开了话题,直言不讳:“在江南等地,精于耕作的农民遍地,优质的耕地几乎早已被各路豪强掌握,想要租赁或购置谈何容易,扩大种植面积、提高产量几乎是一种奢望。但房陵的情况截然不同。”
“这里人口稀少,荒地却随处可见。”
长久以来,受限于对地域的刻板印象,居住在房陵等地的百姓并未意识到脚下这片土地所蕴含的巨大潜力。
房陵素以严寒贫瘠闻名,世人似乎都已默认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难以孕育出希望。
然而,事实正好相反。
在顾玥萱心中,这片被冰雪覆盖的广袤大地,是一块尚未被世人发现的宝藏,等待着她去挖掘。
屠苏博见她不自觉地揉搓手指,立刻会意,从柜台取出纸笔摆放整齐。
顾玥萱没有丝毫犹豫,铺开纸张,趴在桌上开始为众人详细演算:“房陵虽然物资匮乏,但四周的荒地却无人问津,按照官府的规定,开垦一亩荒地,只需缴纳一两银子的耕税。”
“算上聘请人工开垦的费用,五百亩荒地耕种的投入顶多不过七百两白银。然而,仅需两年时间,这片土地便能产出丰盛的米粮,其数量绝对不低于这个数目。”
程靖恩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纸上写下的惊人数字,他握着茶杯的手指微微颤抖,无声地透露出内心的震惊。即便是屠苏旻飞那双深邃的眼眸中,也掠过一丝惊异之色。
屠苏旻飞犹豫地问道:“大嫂,您真的相信一亩地能够产出六百斤粮食?”
顾玥萱轻揉着手腕,漫不经心地回答:“为何不可能?”
“若是不信,今年稻谷收获之时,您亲自回家验收,我特意划分的那三亩试验田,若其产量低于这个数字,那么……”
顾玥萱稍作思索,觉得无需自设陷阱,便果断地将屠苏博推了出来:“那就将那亩试验田产出的粮食全数让屠苏博享用,少了一碗都不算数。”
屠苏博早已被顾玥萱描绘的丰收景象
所吸引,此时面对程靖恩和屠苏旻飞显露的震惊之情,他显得较为平静。然而,听到顾玥萱轻巧地拿自己打趣,他不禁低声嗤笑。
“萱萱……”
“哎呀,我只是开个玩笑嘛。”
顾玥萱俏皮地冲他眨了眨眼,自己先忍不住笑了起来:“我有信心,绝不会让你真的吃下那么多粮食。”
屠苏博无奈地笑了笑,不再多言。
程靖恩激动得连茶杯中的茶水洒了出来也浑然不觉,他匆忙地将手指在胸前抹了抹,深吸一口气,兴奋地说:“按照嫂子所说的,房陵有如此之多的荒地,只要开垦得当,难道我们不可以随心所欲地收获无尽的米粮吗?”
顾玥萱微笑着摇了摇头,轻声解释:“这话说得太过夸张了。开荒种田并非一蹴而就之事,米的产量也受诸多因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