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修这才满意的点点头,挥手让他退下。又把青竹叫过来,“你跟着他一起去沙州,务必盯着张氏按照计划出兵,不得有半分延误!”青竹领命而去。
去往各方的信使都出发后,越修又叫来独孤彦,“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沙州那边要动作起来估计得要一个多月,这段时间,我们得先筹集军粮,还得加急赶制兵器,加紧操练,这些都得有劳德邦兄了。”
“伯齐这是哪里话,都是为国效力,何必分你我。再说了,我乃汉中太守,这是分内之事。”
越修颔首,“我准备先带一小队,去子午谷探探路,还得麻烦德邦兄给我挑几个好手和向导。”
“这有何难,我那妻弟苏芮平常就喜欢钻山涉水,这汉中郡,他已经踏遍了,正好给你当向导。”
“那是再好不过了,那就明日一早随我出发,我们时间紧急,怕是得让贤侄受苦了。”
独孤彦摇头摆手,“他也是将门之子,这点苦,不算什么!”
次日一早,越修带着青松,还有百来亲兵,苏芮做向导,一行人往子午谷去。
子午道自前汉时便修建了,因其出长安正南方向,又是南北走向而得名。世宗皇帝在时,为了能让岭南及时将荔枝鲜送至长安,将子午道联通了荔枝道,成为运送荔枝的捷径,引得时人诗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后因霍冲叛乱,子午道崎岖难行,便逐渐被人遗忘,如今已久无人烟,山路均被密林
覆盖,若非有苏芮这个向导,单越修来估计连入口都找不到。
一行人边开路,边沿途留下印记,以待之后大军通过。这一来回,紧赶慢赶也花了二十余日,待回到汉中,益州调来的两万兵马已经过了阳平关。
“好啊好啊,”独孤彦抚掌而笑,“有了益州这两万兵马,我这心里才踏实了些。”
越修正要开口,青松快步进来,“郎君,夫人来信了……”
第38章 端午端午佳节,怎能辜负?
越修出发至今,就收到了一封凤清的来信,还只有寥寥数语,探查子午谷又去了二十余日,他早就盼得心痒痒了。一把从青松手里拿过信封,哟,还挺厚,他心想是不是最近没去信回去,冉冉担心我了,嘴角都不自觉弯了起来。
忙不迭的拆信,下一瞬笑容就僵在了脸上,写满几页信纸的不是对他的思念和担忧,而是对他联合韦侍郎,一起骗她的控诉,越修看完信,不自觉地摸了摸鼻子,面色有些不自然。
旁边的独孤彦将越修的面色变幻看在眼里,不禁生出了好奇心,遂不动声色地慢慢靠近,目光撇了眼信纸,一眼便看见“君言待妾如汝命,何以欺妾如此,君笑看否?信乎?”
独孤彦一激灵,瞪大了眼睛,忙退后一步,向越修拱手告辞,“时辰不早了,伯齐好好休息,愚兄先告辞了。”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生怕走晚了被越修灭口了。
恍然不知已经被独孤彦打上惧内标记的越修,抬头看了看还没落下的日头,再看看小步快跑的独孤彦的背影,“时辰不早了吗?这不天还大亮着吗......”
进入五月,建康的梅雨季来临,天气越发的闷热,凤清每日用着冰,仍觉得暑气难耐,“难怪都说五月是恶月,这日子也太难过了。”
芍药在边上打着扇,“今日是要闷些,看这样子,像是要下大雨。”
“下吧下吧,再不下雨我都要热化了。”牡丹还没进屋,听见芍药的话就迫不及待的接上,可见确实是热得狠了,说着将手里的书信递给凤清,“夫人,蓝茵姑姑派人来送信了。”
凤清坐起身子,接过信拆开,“好啊,到底是沉不住气了,这下,该换我了!”
见芍药和牡丹都一脸疑惑,凤清解释道:“蓝茵姑姑说,王家似是要有动作了,他们派人去了梁鸣和鲁元的老家,应是想要用他们的家人威胁他们,不过目前还没动手。”
“这也太无耻了,怎地还牵连家人?”
“不用担心,我们的人跟着呢,他们的家人也都有人保护,不会出事的。”
次日是端午,太后又赏赐了韦家一小篮荔枝并一盒粽子,让凤清给送过去,凤清知道,这是太后在给她创造机会,回去看看。
韦家被围了快两个月,她除了偶尔能得到三两句平安的消息,其余一应不知,心里已是极为挂念,于是领旨后,换了衣服就出门了。
更衣时,她心里一动,将王福拿回来的那串琉璃珠子也挂在了腰间,端午佳节,可不能辜负!
马车到了韦家,凤清出示了太后的令牌,又将东西递给守卫检查,守卫也不敢为难,略微看了看便放她们进去了。她一路行至正院,路上仆妇小厮们没有丝毫懒散,依旧井井有条,她在心里暗暗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