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的怎么不正常了,我们是夫妻,这很正常!”说着,又低头凑到她耳边,带着气音继续道:“等我回来,一定让你如愿!”
刚说完,便被凤清一把推开,朗声笑着走了,笑声传出很远。
第65章 猜忌“陛下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
次日晨起,难得越修还在,说是陛下给了三日假,可以松快松快。两人一起用早膳,凤清突然想起还在后罩房关着的王九娘,遂将那日的事情说了。
“这王九娘要怎么安置?她也算是立功了吧?”
“怎么,你还想要给她请功吗?陛下已经知道王诣叛逃一事,不过暂未追究,应是没想起还有王九娘这号人,我觉得还是不要再凑上去了。”
凤清垮了脸,“我本是想着她虽然得了恩典能去柳州,但身上到底背着谋逆之后的帽子,此次若是能摘帽,那是最好不过了。既如此,那我还是尽快送她去柳州吧!”
“嗯,她如今还是少出现,以免再受王诣牵连。我让青竹去吧,还得掩人耳目,以免被人盯上,这次子琰立了大功,韦家已经有些打眼。”
凤清点头,低头喝着碗里的粥。
用完早膳,凤清刚打算回韦家看看,宫里来了圣旨,越修此次大捷,陛下又赏赐他诸多金银财宝,并加封为骁骑大将军,兼任兵部尚书。
接旨后,越修示意青松递给传旨太监一个荷包,“中贵人坐会儿,喝口茶?”
“齐国公太客气了,只是小的还要去韦家传旨,不敢耽搁,还望公爷见谅。”
越修也没再客套,让青松送其出了门。
回到后院,凤清才开口问道:“兵部尚书我记得并未空缺啊?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越修沉默了片刻,只说了一句,“陈尚书是义父的心腹。”
凤清略一思索,有点明白了,“陛下这是想要离间你和义父的关系?”
越修不置可否,反问她,“你知道子琰要去寿春吗?”
凤清还真不知道,她诧异地问道:“他不回京口吗?怎么会去寿春?”
“子琰自己请缨的,岳父原本提议让他接替公维做禁军统领,被陛下婉拒了,陛下欲提拔丹凤门守卫常守为禁军统领。”
“常守?就那个南渡时曾背着陛下上船的那个侍卫?”
“嗯,陛下登基后,他被一路拔擢至丹凤门守卫,负责整个南宫的戍卫
,如今更是要连升三级成为禁军统领。”
“三省长官没有人质疑吗?就任由陛下这样胡来?”
“有啊,昨日甚至闹得有点不愉快,故而现在搁置了,子琰不想卷入这些权力争斗,所以自请去寿春。如今寿春百废待兴,陛下从建康的神策军又调了三万人马过去驻守,这也确实需要一个位高的将领去镇着,子琰的确是个好人选。”
“那看来陛下是允准了,难怪要去韦家传旨,不知阿耶知道这个结果心里是何滋味儿?”
听出凤清语气里的嘲讽,越修笑了,“怎么,你还在生岳父的气啊?”
“能不生气吗,那么危急的时刻,他还要权衡利弊,我若是前线的将士,我得有多寒心啊!我一直以为他纵然沉迷于争权夺利,但还是会顾全大局的,看来我还是把他想得太好了。”
越修揽过凤清,让她靠在自己腿上,伸手轻抚着她的青丝,柔声说道:“这个结果也不算差,子琰将来带着冯大娘子去往寿春,远离建康的波诡云谲,于他也是件好事。至于朝堂,陛下毕竟刚刚亲政,年轻气盛,想要培养自己的人手也情有可原,待他成熟些,行事想来会迂回许多。”
“那你呢?如今他将你抬到这样高的位置,你和义父真的不会有影响吗?”
越修低声地笑了,“是不是你们都以为义父是想要效仿魏武啊?”
凤清一噎,这是能到明面上说的吗?
只听越修继续道:“义父并非贪恋权势之人,他只是想在他的手上完成与世家分权的谋划,让寒门之子能有出头之日,毕竟,指望世家子上战场出生入死,那大梁早完了。我与他之间,他不会担忧我倒向陛下,他最担忧地其实是你!”
凤清不由地微微起身,惊讶地指了指自己,“我?”
越修点头,“他更担忧你会过多的影响我,让我倒向世家,义父明里暗里提醒过我几次了。”
凤清喃喃道:“竟是如此,但义父从未在我面前表露过半分。义父真是好胸襟,的确令我意外。”
用过午膳,两人去了韦家,凤藻和凤声也回来了,都在为韦圭的升迁欣喜。韦圭被封为征西大将军,关内侯,这可是韦家本朝以来第一个被封侯的,合府上下皆喜气洋洋。
凤清和姐妹们一路到了正院,见着柳夫人,杨夫人和杜氏也在,正在说话。看见她们进来,柳夫人忙招手让她们坐下,又吩咐婢女上冰饮子,这会儿正热,消消暑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