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给权臣冲喜后(95)

作者:丹锦 阅读记录

姬安想了片刻,没想出个头绪,干脆不再管——算了,看不透就看不透吧,反正对自己没有影响。

朝中官员不知道其中有姬含思的“前尘往事”,估计更加想得头疼——大司马这到底是在对圣上示威还是示好?

姬安一想到会有那么多人比自己更迷糊,心情奇异地有些愉悦。

○●

这次翰林院中参加给事郎选拔的,都在从五品以下。主要是给的品级太低,一些品级高的文散官就算心动,最终还是感觉拉不下脸面。

因此,十一日点过卯,参加选拔的人全在翘首以盼,等待结果。

“是今日出结果吗?”

“好像……前日开考之前没说!”

“我只记得齐御史说过,圣上会亲自阅卷。”

“不是吧,我昨日心焦了一整日啊。”

“谁又不是呢。要是今日没结果,都还不知道要受多久煎熬。”

“唉,感觉回到了当年等放榜的日子,真忐忑。”

“你还能忐忑,我是直接死心了。第一卷那些题可真是,谁能想到还会问……”

“嘘——不能外泄!”

众人正议论著,突然有人听见外头动静,跑到门边看一眼,又立刻回来压着声音喊:“来了!还是朱内侍!肯定有结果了!”

不少人脸上都禁不住流露出激动和紧张。

很快,朱顺走了进来,众人不约而同地保持着安静。

朱顺视线扫过众人,先是温和一笑:“选拔结果已经出来,诸位是就在此一同听,还是参与选拔的人随我到别处去听。”

考过试的许多人都是一愣,又立刻有没考试的人起哄。

“朱内侍,直接宣布吧。”

“就算去别处说,回头选中的人一走,我们还不是会知道。”

“是啊是啊,大家都等着呢。”

朱顺见没有人反对,便抬抬手示意安静,继续说:“按圣上的旨意,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我先说说选拔标准。

“本次选拔小考为两卷,每卷满分10分。在两卷都达到6分以上的人里,综合考虑分数与考场表现,在诸位当中共选出了六人。”

朱顺一一念出名字,再补充:“请以上六人现在便随我走。其余人若有对结果有疑议的,或是想查看考卷的,也可一同前去。”

结果出来,自是有人欢喜有人忧。而且许多人都吃惊地看向一人,那人自己也是眉头紧皱,像是很不理解为何自己会落选。

等选上的人都走出来后,那人也跟着出来站进队伍中。在他的带动下,又有几个落选的也跟去看卷。

那人还忍不住问:“朱内侍,卷子真是圣上亲自判的?”

朱顺看过去,严谨地更正:“分数标准是圣上亲自定的,且所有考卷圣上都已过目。”

他还记得,这个人是当时第一个来报名的,叫贾进。

贾进没再说话,皱着眉头跟在队伍中。

朱顺也没多在意。

这里面唯一能让他稍微留意一下的,只有以总分19拿到第一的高勉。也就是当时第一个踏进殿中坐下的那人。

高勉的“问答卷”拿到了满分,让郑永和朱顺都相当吃惊,“奏疏卷”也仅被扣1分而已。

此时朱顺发现,高勉既沉默且淡然。

从朱顺进来起,不知多少人议论过,但高勉始终一言不发,像是与旁人都不相熟。而在朱顺最后念出他名字的前后,他始终都是面色平淡,既没有期待和紧张,也没有失望或惊喜。

朱顺领着这一队人离开翰林院,来到永昌殿后堂的一间房。

房内已摆好十套桌椅,有四人在等候。其中两人穿着正七品的文官官袍,另两人穿的是正八品。

前日刚考的试,众人都记得清楚,穿正八品衣袍的两人都是内侍。

朱顺向众人道:“今后各位选上的给事郎便在此处当值,一切事宜听从这两位朝请郎的安排。”

随后又让人取出卷子,续道:“想看卷子的,可来领取。”

那几名落选的立刻围上来,其余人看来都来了,也一同上来领取。

一时间,屋内都是哗哗的翻卷子声。

众人看完自己的,又忍不住去看旁人的,低声议论著卷上分数。

这时,贾进忽道:“朱内侍,可否给我解释一下,我这份‘奏疏卷’中被扣了3分的‘议政’是何缘故?”

众人都看过去,就见他手中两份卷里,“问答卷”是8分,“奏疏卷”是5分。

贾进满脸严肃:“总扣5分,另2分的扣分处都有圈出,的确是我的疏漏,我没有异议。可这3分是为何?”

朱顺丝毫未被他影响,上前看了看,平静地回道:“扣分原因也写了,就是‘议政’。你在后方添上了自己对此奏疏的看法,题目中没有这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