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给权臣冲喜后(603)

作者:丹锦 阅读记录

刚才有人见着那年轻娘子被华飞雄看上,还在心里为夫妇二人可惜。现在发现愿意帮他们的贵人还和知县相识,心下又为他们庆幸。再有那些和华家有怨的,更是恨不得华飞雄真被知县判个讹诈之罪。

田守朴向姬安、上官钧见过礼,跟着就发现了旁边的华飞雄,也察觉到那么些百姓在后方围观,想起刚才的鼓声,便问:“不知四公子让人敲鼓是为何事?”

说完又一醒,赶紧将人往里让:“二位先到厅里坐,在下让人奉茶。”

姬安却是摆下手:“在这里说吧。”

说完看一眼朱顺。朱顺便上前来,三言两语将事情概括一番。

姬安:“茶不着急喝,倒是这讹诈之事,需要你赶紧审一审。”

田守朴立刻应道:“在下这就升堂。二位请。”

接着吩咐守值的衙役们:“打开大门,准备升堂。”

衙役们不敢怠慢,赶紧去忙。

田守朴引着姬安和上官钧进到大堂,再吩咐衙役们去花厅搬椅子过来给两人坐。

被押进来的华飞雄不满道:“田知县,怎么他们有座,我没有座。”

田守朴瞥他一眼:“依律,大堂之上,被告、原告皆无座,只有证人可酌情予座。华公子为被告,便是有功名在身,也得站着。”

若是白身,还要跪着。

其实,证人可坐这一条,主要是为一些年迈或体弱的证人设置的仁善条款。毕竟身份高的人几乎不会出堂作证,只有在大理寺办要案的情况下,才偶尔会出现给身份高的证人设座的情况。

因此,田守朴拿着这条来用也不能说错。何况,让姬安和上官钧坐下首位已是不敬,倘若两人再站着,田守朴又哪里敢往大堂上坐。

等过片刻,衙役们搬来两张椅子和一张案几。加上苏氏机灵,派了人打听消息,此时还让人送来热茶。

田守朴再次行礼道:“在下回后堂换身官服,便回来升堂。”

姬安笑着示意他去。

待田守朴离开,姬安又招手叫孙家夫妇二人过来,细细交待一番。

孙铁牛和夏氏先前一路上心里还忐忑,但现在见到田守朴对这两位“安公子”如此恭敬,已是心下大定,一边听一边连声应是。

田守朴很快换好官服回来,对姬安和上官钧微微拱手。

然后看一眼被紧急叫过来的书吏,确认书吏是站着记录——书吏的位子虽是坐东面西,方位上却比下方的姬安和上官钧更北,他不敢让书吏坐。

本来审案子还该有县尉在场,但县尉家住得远些。田守朴虽派人去通知了,却不能让姬安和上官钧干等着,只得先开审。

田守朴定定心,这才坐到大堂之上,一拍惊堂木:“升堂!”

随后沉声问:“堂下谁是原告,状告何事。”

孙铁牛和夏氏按着姬安所说,跪到大堂中。不过,两人刚报上名姓,正要陈说,却被一道高声打断。

“田知县且慢——”

姬安循声转身,回望县衙大门。

县衙公开审案,此时大堂外围着不少百姓。声音从百姓后方传来,紧接着就见百姓被几个家丁模样的人分开,有两人走进大堂中。

前方的中年人穿着襕衫,可能身有功名。后方那人则是还在谄笑着重复“知县且慢”,看打扮像是个管家。

田守朴拍下惊堂木:“公堂之上,不得喧哗!”

管家停了声,前方的中年人却是不甚在意。

他目光在大堂中扫过,在坐着的姬安和上官钧身上略略停留,稍稍拱手,再对上方的田守朴一揖,开口道:“田知县,事情我已听说。飞雄那镜子好不容易托人买到,原是要送给我家员外……”

田守朴却是再一拍惊堂木,打断他的话,沉声道:“华举人,本官正在审案。你既与此案无关,还请站到堂外。有什么话,待本官审完再说不迟。”

华举人微一蹙眉。但田守朴打起官腔,他总不好明着顶撞。再看一眼华飞雄,见他还颇为镇定从容,也就闭上了嘴,后退几步。

田守朴令孙铁牛夫妇继续陈述。

等他二人讲完,再问证人。

姬安点头道:“我看到的也是如此。是这位华公子自己没看路,往夏娘子身上撞。孙郎君拦在前方护着妻子,实属人之常情。”

华飞雄原先就不想多纠缠这事,如今见田守朴对两位“安公子”这般态度,更是承认得痛快:“所以我不是都说了,算我倒霉,不用他们赔了。”

孙铁牛大著胆子道:“我们本就不该赔。而且现在论的不是这个,是你要讹我们六百贯钱。”

华飞雄瞪他:“我一文钱都没拿到,还碎了面宝贝的镜子,我讹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