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给权臣冲喜后(346)

作者:丹锦 阅读记录

齐万生:“木将军发现河关有动作,必会上报太后。太后可召他回来细禀,到时……”

孙太后:“他若不回来呢?”

齐万生笑道:“违抗皇令,不就是谋逆。我大盛既为图国友邻,自是愿助太后讨伐逆贼。”

孙太后又问:“你说这话能算数?”

齐万生:“我国陛下不会坐视河关有失。当然,若太后允臣先告知我国陛下,早做准备,就更能万无一失。”

孙太后这次沉思良久,没有回答,只让齐万生与师晟先回去。

待齐师二人离开,旁边孙东起问:“太后真想除掉木哈图?他可是我图国最凶狠的一匹狼。”

孙太后眸中闪过戾光:“若不能为我所用,我难道留着他来咬我。”

孙东起提醒:“刚才齐万生那些说词,或许只是为往盛国传消息而编出来的谎话。”

孙太后:“让人盯着河关,若河关真的开始整地挖渠……”

孙东起疑惑道:“可我们把都城围了个水泄不通,盛国皇帝究竟是怎么知道的,难道他们还有别的消息传递管道?”

孙太后:“齐万生要真能把消息传出去,今日就不会设法来见我了。至于盛国皇帝怎么知道的,过程不重要,我只要看到合我心意的结果。”

孙东起看她心意已决,便应了是。

○●

这天和平常一样,姬安在政事堂议事时,奏疏房的一众“秘书”都在处理新送上来的奏疏。

突然,高勉长长叹了一声,赞道:“这一封一字不可减,我完全无法再次概括归总。”

他声音不算大,但在安静的房间内还是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众人都觉好奇,就有人问他内容。

高勉答道:“江州知州所上,总结了他在出任各地时观察的轮种之法。我以前在其他奏疏中见过的,他都有提到。”

说完,拿去给两位朝请郎看,又道:“我觉得这份可以直接呈递圣上。”

说完,再抬头看向徐小七:“徐内侍不如也来看看,觉得如何。”

徐小七犹豫片刻,停了笔盖上奏疏,走过去跟着一同看。

三人看完,两位朝请郎都同意高勉的说法,徐小七虽然没有表态,但也没有反对。

众人各自回位,继续工作。

待告一段落,徐小七到各桌收了已经处理好的奏疏,送到隔壁姬安的书房。

他进到书房里间,将奏疏放在指定的位置,再将自己负责的那些实封奏疏锁进一只匣子里。

刚要转身离开,又犹豫着回头看看,最后还是把江州知州那本奏疏找出来,放到最上面。

徐小七猜得到,姬安一定会很高兴能看到这一本。

此时,姬安正在政事堂议事。

今天上官钧去京郊军营布置选拔之事,枢密院的三个人都不在。姬安挑出来议的事都没有什么争议性,也就顺顺利利地议完下来。

结束之时,左仆射潘济突然问:“陛下,先前大司马调盛鸿胪任礼部尚书,但未指派人接任鸿胪卿一职。陛下看这……”

姬安想了想,回道:“我记得鸿胪少卿去年的评选是优等,就让他接任鸿胪卿吧。”

一边说,他一边打开扫描进系统中的去年的吏部评核报告,搜索出鸿胪少卿那一份快速看过。姬安先前与鸿胪寺官员接触过几次,对这位少卿印象还不错。

潘济接着问:“那少卿一职……”

姬安看他一眼:“吏部推选,再送与我过目。”

潘济应了是。

议事结束,姬安先行离开,众宰相也跟随其后。

潘济和中书令吕绅又留到了最后。

不过两人同样没有久留,吕绅路过潘济之时,极小声地道:“趁着今日大司马不在宫中,抓住机会。”

潘济同样低声答:“若是过后被大司马察觉,万一圣上胆小不敢保人,有可能就会再折进去一个。”

吕绅:“顾不上那么许多了,先看看圣上什么反应。若圣上有意摆脱大司马,他也会查找机会。若圣上还是畏惧大司马,我们就早做其他准备。”

潘济点点头。

姬安并不知道自己离开之后的这段密谈,只是如往常一般,回到书房开始批奏疏。

他先取钥匙打开放实封奏疏的那只匣子,取出来看这一部分。

批完,也就到了吃午饭的时间。午饭之后休息片刻,再继续工作。

徐小七还没送新的过来,姬安就拿起普通奏疏的第一本。

翻开发现没有秘书的归总,还有些诧异,不过看下去也就知道了为什么。

姬安越看越觉满意——这个江州知州正是他需要的农学人才啊!

年前姬安就给各州县下令,让上奏各县的轮种模式。年后陆陆续续收到不少,可都没有这一份讲得如此详尽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