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钧原本做好准备姬安问自己昨晚出宫的事,不过姬安看起来好像并不知晓。但这不应当,下匙之后开宫门是异常情况,他能自由出入已是特权,若是再不上报,便是御卫渎职。
最终上官钧忍不住主动问:“陛下不知道我昨晚出过一回宫?”
姬安一愣,下意识转头看过来,不过很快又重新看回前方:“知道啊,御卫报来了。”
上官钧:“陛下不好奇吗?”
姬安:“你有你的事,我又不会限制你。我知道你总归不会害我就行了。”
上官钧心头一跳,随即又涌起暖暖的鼓胀感,面上表情也不由得和缓。
他犹豫片刻,还是照实说了:“我去了一趟大理寺。”
这地方一出,姬安自然也就知道上官钧是去干什么,就问:“有什么结果。”
上官钧:“我去的时候,还什么都没问出来。”
姬安带着疑惑再次看来。
只是,这时两人已经到了永昌殿,这话题也就暂时告一段落。
上午照常工作,中午上官钧在枢密院用了午饭。
随后,他将刘叔圭叫进来。
刘叔圭进屋关上门,走到上官钧桌前。
上官钧将桌上一只小匣子推过去:“坐吧,这个拿回去用。”
刘叔圭接过小匣子,坐下打开,发现里面放着六块香皂,红、黄各三块,还是花形和圆形,比冬至那时赏赐的更大,也更为精致。
上官钧:“不知道你夫人喜欢哪种,我就都拿了。”
刘叔圭连忙道谢。
先前姬安在冬至赏赐的香皂,他夫人用了之后非常喜欢。后来他又听姬安说香皂不用等多久,就私下里问过上官钧一句,得知过年时香皂铺便会开张,已经准备好去买了,只是有点担心到时抢购不到。
没想到上官钧直接送了六块来。
上官钧看他高兴,又道:“想问你点私事,要是不好回答,可以不用答。”
刘叔圭失笑道:“大司马特意问下官私事,这可真是难得。”
他虽是上官钧心腹,两人也称得上一声私交不错的朋友,但依旧是上下级关系排在前面。
上官钧问:“当年你是如何向你夫人提亲的?”
刘叔圭一愣,虽然不解,却也回道:“就是请了媒人带礼物到她家提亲。”
上官钧:“……”
他这才察觉自己问的方式不对,思索片刻,换个问法:“我的意思是,你提亲之前,没和你夫人有过什么默契吗?我记得你说过,你们是从小认识的青梅竹马吧。”
刘叔圭更为不解:“大司马说的‘默契’是指……”
上官钧:“你有没有先问过她,上门提亲她会不会同意。”
刘叔圭摇下头:“没有。她家要不想同意,那媒人头一回上门说的时候,就会拒绝了。”
上官钧再次感觉,好像还是问得不对。
他又一次陷入沉思。
刘叔圭等过一会儿,试探地问:“大司马究竟是想问什么?”
上官钧说出自己思考后的答案:“我觉得,我想问的事你可能没有经历过。”
刘叔圭好奇:“什么事?”
上官钧:“你有没有直接向你夫人表达过,你想和她成婚。”
这回刘叔圭却点了头,笑道:“有过。”
上官钧诧异地追问:“你如何说的?”
刘叔圭回忆着道:“那日是她生辰,我给她准备了一份生辰礼,送的时候便和她说——待我考中,便遣媒人上门提亲。”
上官钧:“她如何答你。”
刘叔圭情不自禁地露出个幸福的笑:“她说——她又不是非要嫁举人。”
说完,看着上官钧若有所思的模样,忍不住问:“大司马莫不是有了心仪之人,可要内子攒局牵个线?”
毕竟刚才的问题,指向性实在太明显。
婚姻的确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是大盛风气开明,许多夫妻都是先相识了,互有好感,才开始走提亲的程序。
上官钧如今没有长辈在,虽说他去提亲,对方家里多半不会拒绝,但他若想先与女方相处沟通一下,也是很正常的事。
不过,上官钧却道:“不用麻烦你们,我知道该怎么办了。”
第90章 背后
姬安来到批奏疏的书房,先问了下有没有大理寺的奏疏。
得知没有,再想起之前上官钧说的“什么都没问出来”,姬安还是让人去传大理卿方怀静来问话。
这案子并不复杂,不就是有人想给他送人,而他不收。姬安想不出,彭彧有什么必要非护着背后指使的人,供出来还能减轻点自己冒领赏金欺君的罪过,可以全推到对方身上,说自己只是听命行事。
结果没想到,方怀静来了也还是那句话:“臣等还未能撬开彭彧的嘴,恳请陛下再宽限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