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窈娘二嫁(207)

作者:莘玥 阅读记录

一纸谋反的折子参上,血腥霎时席卷整个家族,带头的将军见到活人就挥刀,鲜血喷射,连幼婴都不肯放过。

当喊叫与啼哭褪去,莫府陷入一片火海。

唯有莫家嫡出的一双儿女侥幸活了下来,莫大人已算到有躲不过灭顶之灾,半个月前便把女儿送到了乡间,制造了一场假死,侥幸活了下来。

嫡子正要连夜送走,却已是来不及,屠了满门后,年幼的嫡子从尸山火海中颠颠撞撞地站起了身。

他衣衫破旧,浑身是血,寒冬腊月在雪天赤行千里,最后倒在一家医馆前。

命侥幸捡回一条后,他与好心人道谢,改名换姓,以布衣身份参加科举,连中三元,博得头筹。

一朝成为受万人追捧的国师大人,温润的外表下披着复仇雪恨的心。

李牧上位后第一件事就是利

用职位之便,找到送到乡下的姐姐,他以为会很好找,可那户人家收了莫家的钱却不干人事。

瞧见莫家一族落败了,便将生得有几分美貌的莫见心发卖了。

李牧几乎动用了所有的关系,却一无所获。

直到他大婚的前几天,卓资邀陈窈来府小聚,他看到了陈窈身边的玉兰,眉眼间逸出的丝丝清婉,与他嫡姐一模一样。

莫见心当年并未被真正发卖,莫家的那点心思早被冯太后洞察,将其用她弟弟的性命做威胁,让她前往望月楼当细作,探取顾宴书的情报为自己卖命。

姐弟相见两行泪,泪水打湿衣衫,一切在不言中。

只不过,刚见面又要分别。

担心完玉兰,陈窈又言:“小云儿也睡了吗?”

带着孩子一路东躲西藏多有不便,卓资将小云儿锁在了箱子里,陈窈有感应一般将孩子带回了府中。

“用过晚膳,玩了会儿就睡了。”

顾宴书怕照顾不好,特意请了嬷嬷照看,这嬷嬷有个小孙子,不到五岁的年龄与小云儿相仿。

陈窈明白顾宴书的良苦用心,卓资不在女儿身边,府上除了陈窈外小云儿谁都不熟,他便给她找了玩伴相陪。

顾宴书在府悠闲过了一个月的日子,太后还未有举动,却因匈奴屡次侵犯边境,掠夺粮食,摧毁田地而止。

小皇帝请顾宴书去上朝,一同想法子应对。

此事迫在眉睫,一众百姓簇拥林羽植领兵,小小匈奴胆敢犯上,林总督自然第一个打头阵,出战北伐匈奴。

本无可非议的事,林羽植却在执行军事时,摔伤了腿,他伤残着一条腿,别说是上战场,连每日走路都需坐木制轮椅而行。

太后主张和平,不希望看到生灵涂炭,提议赠送丝帛与酒食,并以和亲来破解。

顾宴书神色骤然一变,有资格派去和亲的便只有长乐公主——顾璇儿。

然而他还未来得及说什么,一众大臣纷纷跪地附和,短短几个月便向冯家势力而倾倒,顾宴书不禁心如寒冰一般。

小皇帝与顾璇儿乃一母同胞,他自是舍不得皇姐嫁去蛮荒之地,可和亲却是不费一兵一卒的法子,他一时间陷入了两难。

既想不出来,小皇帝也乏了,“择日再议,退朝!”

很快,前朝派公主和亲的消息便传到了广灵殿,顾璇儿四肢如陷入死水一般,全身木头般地怔住。

顾璇儿不懂,牺牲她一人就能平息匈奴的挑衅吗?

她心口乱跳,慌乱地问:“咱们不是有兵吗?带兵去歼灭他们啊!”

春明皱眉,安慰着她,“皇帝还没有同意,公主您别急,还有余地。”

“本宫要去找太后娘娘!”

顾璇儿正要出殿,却被太后娘娘身边的老太监挡着去路,尖嗓婉转道:“奴才给公主请安!”

“你来做甚!”顾璇儿警惕地看着他,她最讨厌这个阉人了,煞白的脸沾着乌烟瘴气,一开口就令人作呕。

老太监身后得太后的撑腰,此时一点都没把自己当奴才看,他肆意的目光往顾璇儿的身段瞅,春明一手将公主护在身后。

“老奴奉太后娘娘之命提醒公主,您身为一国公主,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背后的一切全是大齐的子民为您所供。”

“您富丽的宫殿是百姓一砖一瓦敲上去的,您身上所织不菲的锦缎是女工一针一线缝制而成,您所享的佳肴是师傅费二十几道工序烹饪。”

“子民为您鞠躬尽瘁,如今大齐有难就是黎民百姓受苦,您身为公主有不可推卸的职责!”

顾璇儿身子一震,粉嫩的唇发着颤。

“不过嘛,也不是完全不可避免。”老太监流露出狡诈的笑,哼笑道:“您求错了人,此时若有战无不胜的大将,代替林总督出战击退匈奴,您就不必去和亲了!”

上一篇: 大都长乐谣 下一篇: 公主与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