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一起看过去。
是冯山月刚才换衣服时放在袖子里的,一支崭新的美工刀。
王于英怔住了。
冯山月比她先回神,上前一把将刀抄起来塞回兜里,脸色很不好看。
她说不需要王于英救,不是赌气,而是因为她有刀。
自始至终,她都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给自己留一个遇险时防身的手段。
现在好了,这人本来就管得多,看到她带凶/器上学,必定要把她当恐/怖/分//子严加看管,也不知道她会不会和袁驰一样用告家长出言威胁。
没想到,王于英呆呆地看完了冯山月行云流水一套动作,慢慢回过神,却用闪烁的目光去看冯山月的手腕。
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想说又不敢开口,仿佛随便做点什么就要刺激到她。
她抬手想指冯山月,却又觉得冒犯,放下以后迟疑地说:“你……”
冯山月不明所以,顺着她的视线去看自己的手腕。
四中的冬季校服是收口的,她的手腕被层层衣物包裹着,看不出什么。
但王于英锐利的目光仿佛能穿透屏障,看清真相。
她显然将冯山月随身持刀理解成了另一个含义。
一个高中生,从压力巨大、每年都发生跳/楼事件的一中转学而来,刚经历丧亲之痛,又不得不寻找哥哥被偷走的“遗物”,依照早上校门口的情形看,和家长的关系也闹得有些僵。
王于英很快想到了那柄刀会用来干什么,她不是第一次遇见这种情况了。
霎时间,她看冯山月的眼神完全变了,最后一点不耐烦与不理解也消失,眼中满是包容与怜悯,像在看纸人,重话说不得,抬手碰不得,什么都好商量。
电光火石间,冯山月忽然明白王于英在想什么了。
一股好气又好笑的情绪涌上来,差点让她脸上绷不住。
但她转念就意识到,既然眼前站着的是个同情心泛滥的大傻子,不骗白不骗。
王于英正惶惶然地不敢看冯山月手腕,又心里直打鼓,就听到冯山月沉着声音开口了。
她垂着眼睛,右手攥着左手,脸上装可怜的表情很生疏,好在被刘海挡住了,看起来颇像那么一回事。
“我自/残的事,别说出去。”
第11章 转学生的心思好难猜。
冯山月以为王于英会多说几句,比如问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又或者义正辞严劝阻她。
可她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很认真地点了点头。
在认为冯山月在自/残之后,她没有对这件事本身表现出惊讶。
仿佛这对她来说从不是遥远而陌生的东西。
轮到冯山月意外了。
王于英什么时候这么贴心了?
两人站在原地彼此干瞪眼,王于英好像也在等她说点什么。
半晌,见冯山月没有说话的意思,王于英侧过身去,抬手把脑后的小辫子拆了,一边重新绑好,一边借着动作飞快地说。
“你……想倾诉可以找我,我有把柄在你手上,也不认识你在一中的朋友,我什么都不会说。”
说话的时候,抬起的胳膊刚好遮住脸,不知道是怕冯山月尴尬,还是怕她自己尴尬。
她等了一会儿,没等到冯山月像之前那样嗤一声,或者用看傻子的眼光看她。
冯山月的脸色很复杂。
有点像中午被梁阿姨按在怀里摸头时的表情,当温度过高的东西摆在她面前,她总是下意识地抵触,却又舍不得后退。
她不再维持右手攥左手的动作,而是抬手把拉到最上方的拉链又提了提,整张脸只剩眼睛露在外面,随后扭头朝拐角外看。
王于英豁出去了,追问:“没听清吗,要不要我再重复一遍?”
半晌,她听到冯山月瓮声瓮气地说:“你们学校心理咨询室在哪?让老师出来,你去她位置上坐着。”
王于英忍不住笑了一声。
冯山月回头,凉凉地扫她一眼,径自转过拐角,往画室走去。
王于英想跟,冯山月撂下一句话:“我有嘴,真出了事我会喊。你有腿,这么几步路,你还怕跑不过?”
王于英只好在原地站住了,冯山月想了想,忽然朝她摊手。
王于英面露疑惑,却听到她说:“发绳借我用用。”
-
画室的门大敞着,里面只有铅笔在素描纸上沙沙划动的声音。
门口冒出半个脑袋。
冯山月朝屋子里扫了一圈,只看到两个人坐在画板前临摹照片。
都是女生。
那个人没来画室吗?
冯山月绷着的神经放松下来,有些失望,但她很快眼尖地发现,画室的角落里放了个敞开的书包。
而屋子里的两个女生的身侧都放着自己的包。
原来是暂时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