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恒的这次清算,让昭帝只剩下了他。昭帝不得不站在了梁恒的身旁,为他隐瞒了下毒的事。
可这一招,梁恒算是断了父子恩义,昭帝定然看出了他这个表面温善的儿子,实则是个能干出弑父杀兄之事的混账。
他的太子位——
怕是岌岌可危。
赵嘉月垂头叹息。
“这几日,京中一直压着城外的消息,百姓们都不知晓,那些逆党刚刚作乱,就被我们的人给镇压了。”
阿冒面上得意的不行,他们在各地还没有起兵时,便故意传出消息,说是太子大势已去,昭帝有意另立储君。
那群在封地的藩王们消息闭塞,都因为这假消息纷纷招兵买马,赶着投奔定安王的大营,生怕慢一步分不到羹。
而守在各州城外的大军,看到他们有了动作,便一拥而上,打了那些逆臣贼子一个猝不及防,也有了名头治罪他们。
昭国各地比较有势力的,无非是那几位有名望的藩王,只要镇压住他们,剩下的乱党也就土崩瓦解。
梁恒身旁的人不多,但是胜在都为武将,这场乱局能定,多半是他这些年凭着一腔孤胆,与一众武将打的亲的功劳。
清算了梁宸。
下一个本是梁敏。
没想到她在一个清晨,向朝堂送来了一份礼物。
一柄镶玉的匕首,刃上刻着“忠孝”二字,那匕首上有着未干的血迹。
送礼的小倌,恭敬的朝着梁恒作揖,“长公主说,她往后不出婺州半步。”
永不入京。
算是彻底的告了朝堂之事。
这几日昭帝不打理朝事,他看清了这些年身旁人的真面目,心里悔恨不已,恨自己没有将那些人早绳之以法,竟还纵得他们生出宫变之心。
他将朝事全都交给了梁恒打理,梁恒没有为难梁敏。
外人都说梁恒大度。
不愧有紫微星风范。
可是赵嘉月却明白,同那柄匕首一起入京的还有一具尸首,梁敏用那柄匕首杀了自己的亲弟弟。
梁冕自以为躲在梁敏身旁,便能高枕无忧的度过余生,甚至他死前还在盼着有朝一日可以东山在起,撼动梁恒的地位。
毕竟他生母,出身高贵。
可惜——
这江山主人要改,那便容不得他苟活于世,梁恒一直盯着梁冕的动静。
他正愁着如何不太明显的杀了梁冕,毕竟没有人期望日后的明君,是一位靠着手足相残上位的人。
梁恒不想再寒了昭帝的心。
可是梁冕不死,他一日不安,难免有一日外头不传出梁冕才是众望所归。
眼下就有不实之言,说昭帝曾立下空白诏书,改立储君,他心里可不想梁冕那般作恶多端的人活在世上。
偏偏梁冕是昭帝最宠爱的皇子。
没想到梁敏先是送上了这份贺礼。
这些年——
梁敏在暗中结党营私,婺州大开商路,公主府与西域商队来往密切,为梁冕的招兵买马提供了资金支持。
不过除了这些,梁恒也没有查出更多,梁敏大部分的事情都是交给旁人出面,她只是靠着几句意有所指的话,让人为她争先抢后的献犬马之劳。
仅凭这些事,拿捏不了她任何。
梁敏有心“大义灭亲”,为梁恒解决了大麻烦,梁恒自当是要做表面功夫,让他这个皇姐,有着安平富贵的后半生。
“殿下赢了——”
“太子妃,您不高兴吗?”
“往后再无人能威胁到他……”
看着赵嘉月面色冷淡,阿冒有些意外的问着,赵嘉月的眸光有点晦暗,她将目光落向远方,笑不出来半点。
·
拓拔昀离开昭国那日,赵嘉月早早的梳妆打扮前去相送,却得知她于前夜便驾马上路了。
“不是说好——”明明说好了来见拓拔昀,都约定了时辰的。
没想到拓拔昀,竟让她扑空。
“公主说,她怕见了你,就不舍得离去,还请太子妃原谅公主的不辞而别。”
驿馆的小厮满面恭敬的朝着赵嘉月说话,同时递上了一封信,“公主说,她问您的那桩事,您想好了吗?”
想好了,她会让那桩事一直有用。
赵嘉月垂头略有所思,不得不说拓拔昀对她的执念有点强。
万国朝会后,她便知晓拓拔昀这几日要回燕楚,她也想着忙完宫里的事,抽出空好好陪着拓拔昀,带她逛逛京都。
前几日,她一直觉得时间还长,毕竟驿馆里传来消息,别的王储都准备多逗留五日,她想着拓拔昀也会如此。
没想到,她竟连面都不见就走了。
坐在马车上,回太子府,赵嘉月拆开了信纸,拓拔昀信上的言语诙谐幽默,让人觉得她好不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