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为了养老婆我权倾朝野(372)

作者:道心求稳 阅读记录

其外祖母又是陛下的亲姐姐, 正经的皇亲!

故而这位萧大人的出身可不简单, 乃是实打实的开国功臣之后!

更何况这位还年少时就被陛下钦点成为储君伴读, 与皇太孙殿下的情谊更深厚一层。

即便眼下突然随皇太孙殿下来此有些意外, 但是暂且也无人敢当面置喙什么。

众人只是略微打量了萧明渊一眼, 便转头看向坐在首位之上的宣珩。

“皇太孙殿下突然召臣等前来,臣斗胆问, 可是有何要紧之事?”

宣珩抬手将袖中的密折置于书案之上, 随后沉声开口:“孤方才接到密报,沿海一带倭贼犯边, 联合暹罗、真腊、吕宋等数个海外番邦蛮夷小国出兵。”

“如今漳州泉州等地皆有战事, 泉州守将不足两万, 受七万余敌军围城, 发信求援却连连受阻。”

“孤眼前的这一封军情急报, 还是有人拼着命秘密呈上来的!”

底下一众幕僚见皇太孙殿下难得有些沉怒,神情间俱是有些紧绷。

过了一会儿,有人沉声开口:“臣记得,暹罗、真腊均为我大景邻国, 且与安南之地接壤......”

“按道理来说,此二地分明距离安南更近一些,便是发兵犯禁,也不当从泉州等地登陆......”

一旁一位姓林的幕僚摇了摇头:“安南归属朝廷不过数年,民风尚且未曾改化,若单单只是为了挑起战事,侵犯我朝疆域,自然不该如此。”

“可是......可是怕就怕沿海兵祸之事,非外蛮一时生意,而是......”

“而是什么?”上座的宣珩沉声开口问道。

那位林姓幕僚抬首朝太孙殿下一拜:“只怕是有内贼作乱,勾结外邦,意图生事、祸乱朝纲啊!”

其余众人闻言俱是一惊。

安南和崖州,均为安南郡王和安顺郡王的封地。

此二位虽然是陛下的皇子,宗亲贵胄、身份尊贵。

但是早年却因为触犯陛下龙颜,才被降爵改封,贬去了南边那等偏远之地就藩驻守。

听闻这二位王爷当初在京城之时,声誉便已是有些不佳,还与眼前的皇太孙殿下有过旧怨。

就藩之后,朝中也有御史多次参奏两位郡王在封地上目无王法、鱼肉百姓,就连陛下都发过训斥的旨意。

如今宫中陛下还在病中,沉疴难去......

说不准还真有可能是有些“内贼”勾结外邦,借机暗通外敌,以此拥兵自重。

——倘若真是如此,如若不尽快镇压下去,那京中诸多未曾离京的藩王看在眼中,恐怕是会相互勾结,群起而效之!

他们这些人都是东宫的幕僚臣属,自然不愿意见到此等可能出现!

“殿下!臣以为怕是要尽快出兵镇压才是!唯有快速解除漳州泉州之围,再寻出幕后主使加以惩戒,才可杜绝兵祸再起......”

他话音未落,一旁便有人起身开口驳斥:“林大人说的这些在座的各位又何尝不知?!只是单只是出兵,怕是只能解除一时之困,却不能一劳永逸永绝后患!”

“况且如今虽然是太孙殿下监国,但用兵一事,事关重大,恐需太孙殿下同朝堂之上的众位大臣相商。”

“此非吾等僚属能左右之事,臣不敢擅自进言。”

被呛声的林大人忍不住在心底冷哼一声!

见着面前的这位同僚言辞凿凿的样子,实在是有些心烦!

他们这些幕僚虽然官位不高,对于朝堂上的决策之事,是有些说不上话。

但是在座的这些,都是东宫之臣。

太孙殿下深夜召集他们前来,自然是为了让他们出谋划策的!

此刻若是不进言,那什么时候进?

等敌军打到家门口的时候再进?!

真是不知所谓!

林大人冷笑一声,开口:“那听小齐大人的意思,是想不出什么可以向太孙殿下献策之言了?!”

“那小齐大人不若先告退罢!”

齐明安皱了皱眉,看着身侧的林大人,居高临下开口:“微臣自然有策言要向殿下禀明。”

他上前一步,朝着皇太孙殿下拱了拱手:“太孙殿下,兵乃国之重器,不可轻易动用。”

“况且如今陛下病重,余下久居京城的藩王殿下们,又即将出京就藩,倘若京城兵力空虚......”

齐明安沉沉叹了一口气。

面上极为忧心一般,看向座上的皇太孙:“臣以为防微杜渐为上。”

“远虑虽然紧急,但兵祸易解,只要朝廷调兵得当,便可迎刃而解,可是近忧......才更该防患!”

“——臣等附议!”

此言一出,殿内接连有人出言附和。

一旁的林大人却皱了皱眉:“齐大人说的防范是何意?!”

“兵祸再小,动摇的也是陛下的江山,危害的也是我大景治下的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