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几个面面相觑,都摇了摇头。
她难免有些叹息,姑娘里消息最灵通的宝姐姐今日未休沐,若是她在,那便好了。
第44章 鲜花着锦元春封妃一事,不仅……
元春封妃一事,不仅轰动了整个贾家,也轰动了周围其他的勋贵世家,在宫里指派人上门正式传旨册封时,史家、江家等相熟的人家就已经在备贺礼了。
也是赶巧,礼部派来宣旨的的
官员正好是江知渺,家中有大事,九公主也给薛宝钗批了假。
开宗祠、摆香案,一通折腾后,总算是尘埃落定,贾家上下喜气洋洋,林黛玉几个姑娘们也总算是能了解些实情。
“宝姐姐,”林黛玉犹豫着问,“我听管事的说那日二舅舅进宫不仅向陛下谢恩,还往东宫去了。大姐姐的事莫不是与东宫有关系?”
薛宝钗知她聪慧嘴严,挑挑拣拣地说了两句,林黛玉听完忍不住叹息,“太子插手陛下的后宫……这又是何等道理。”
“你们不在宫闱,对这些事情不太熟悉,”薛宝钗叹息一声,“大姐姐的封号有问题。”
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看上去是恩荣无限了,偏偏宫里并没有什么凤藻宫,元春自个也是住在靠近东宫方向的一座宫殿里,她这个尚书管得是什么呢。
而且,宫里已经有了个德妃,德妃膝下皇子公主众多,地位稳固,若这封号是礼部内阁拟的,也该顾忌些才是,这么弄得现在这般怪里怪样的。
像是夸,又好像早早帮着元春得罪死了宫里的老人。
“封号不是礼部拟的,”江知渺叹了口气,“我们接到宫里传来的旨意时就已经是这样的了。”
说实在的,原著里看不明白,江知渺真正进了这六部衙门以后才知道元春封妃的事多离奇。
太快了,好像有一只手在背后暗暗示意,早准备好了一切。
从内务府到内阁再到礼部工部,每一个流程都走得飞快,就连最耗时间的宝册也刚好有制作好的,只需把贾元春名字填上就行。
虽是如此,但江知渺并不太想着追究背后的缘故,只要是涉及到太子和景康帝这对天家父子的所有事情,都让人迷惑得摸不清头脑。
许是基因问题,他们萧家人能当上皇帝的感情方面都有点毛病。
景康帝对太子妃几个横挑鼻子竖挑眼,太子也转手就往他老子床上塞女人,萧慎也不是什么正常的,对八皇子妃简直是恶婆婆见儿媳。
他家的感情都太排外了。
江知渺决定放过自己,少管这些恨海情天的破事。
“我总担心大姐姐这么扎进宫里,怕是不妥,”薛宝钗叹了口气,“甄贵妃盛宠,剩下几个妃子有子,多年稳定的局面就这么打破了,只怕还有的是变故。”
“她没得路选,”江知渺一旁看着,反倒看得清晰很多,“本是抱着振兴家族的使命入的宫,却被甄贵妃磋磨多年。”
“甄家不放人,贾家不敢要,再不搏一搏,只能耗死在宫里了。”
跟着太子赌一把,说不定还有生机呢。
说到底还是贾家这几代的男人没出息,眼巴巴地把女儿送到宫里争宠,也没有底气和甄家硬刚,把女儿接回来。
他家到底世代勋贵,贾母就是在老太后那边都是有几分面子的,只要狠下心去,接回一个不被景康帝看在眼里的女儿有多难。
“劳你告诉大姐姐,万望保重,能忍则忍,甄贵妃那头无法,至少不要得罪了别人,”江知看向薛宝钗嘱咐道,话里意味深长,“日子还长着呢,说不定能有什么转机。”
这么说来,四皇子的心思是定了。
薛宝钗立即领悟到他的意思,点了点头,迎春迟钝,有些不明白他们在打什么哑谜,有些茫然地牵着妹妹。
探春一脸的若有所思,林黛玉却只觉得心冷。
他们在梨香院厢房里,外头还摆着前几日王熙凤派人送来说是沾沾喜气的红色盆花,前院里宾客往来不绝,好一幅烈火烹油的景象。
谁曾想这背后元春又付出了多少呢。
贾元春困于深宫不得见父母,林黛玉寄人篱下也难免与她有了几分同病相怜之感,只叹息道,“虽是荣华富贵在身了,可大姐姐一入宫闱再不得出,什么时候才能得见父母呢。”
“若是家里争气……何必让她受这种苦。”
她本不觉得贾宝玉那样无忧无虑,快快乐乐活在母亲祖母庇佑下有什么不对,但看着元春,林黛玉忍不住齿寒。
“不说这些了,”薛宝钗见气氛冷下来,赶忙开口劝慰,“未必就有那么糟,何必杞人忧天呢。”
“倒是二姐姐,翻了年去就要出阁了,家里眼下忙着这事,只怕疏忽了你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