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奴站在马下,把手中缰绳双手奉上:“小娘子。”
褚清思眼睛往下瞥了眼,然后伸出右手将缰绳握在手心,目光始终向前,足上的翘头履也依换成其它锦履。
她双膝夹着马腹,带动马镫轻踢一下后。
马开始在坊道上疾奔。
在其操控之下,朝着尚善坊西北方位而去。
风起,幂篱从中间分开白纱也随之被拂开,只见女子眼神坚毅,眉目中的坚与柔在风中被糅合在一起。
成了自由。
而于喧嚣中,天朗气清,阳光明曜,大风也凉爽,几位穿翻领胡服,未戴幂篱的女眷娘子驰游坊市,似乎是要往东门去。
这是独属于大唐娘子的风姿。
光天之下,依然能骑马过市。
驰过几条笔直宽阔的坊道,褚清思最终来到天宫寺。
在隋朝天子营造洛阳后,与诸王公及百官眷属一同迁都洛阳,而曾是隋朝之臣的高祖就被赐居于尚善坊,高祖及其子女皆在此居住,长达数十载之久。
后高祖开国,旧宅则在太宗时期被立为寺宇,建成天宫寺,以当时最有名的高僧为寺主,后又有许多大德来此居住。
褚清思要来此找一人。
她下马,将缰绳交给随侍。
随后入寺,迈步上阶,朝大殿而去。
此殿为天宫寺的主殿,殿前开有七门,殿顶和缓,出檐深远,斗拱宏大[1],威严赫赫以振四方天下。
殿外的中庭宽阔,一如原野,仅载两颗娑婆树。
因在高处,太阳落下时,那抹余晖便会照耀大殿,留下光影。
寺中安静,僧人来来往往。
有跌坐诵经者,有燃香者,有禅坐入定者。
亦有沙门在娑婆树下抄经,见人来,站起
迎候:“檀越。”
褚清思摘下幂篱,颔首微笑:“请问神湛法师是否在此处?”
沙弥侧身,往一处导引。
“大禅师在翻经。”
*
赵王李悯、驸马都尉娄罡及萧彻都已被鞠治。
然,周俊还觉得不够。
又将更多人牵涉其中。
李闻道箕踞在堂上,身体往后靠着凭几,眼皮微耷,默默听着四周的声音。
中庭之中,哀痛声不绝于耳。
血腥味围绕高树屋宇。
风一吹,入室。
他们都是曾得罪过周俊或武不文的人。
官职等级并不算高,但多是名儒。
毕竟三公九卿都已对女皇即位缄口。
未几,堂上走来一人。
遇挫的周俊口中辱骂着上堂,随后缄口,朝男子叉手:“他们的骨头还真是硬,李侍郎可要亲自来?”
李闻道右手搭在凭几半圈的曲木之上,摩挲着手指,轻轻一笑:“圣人让周御史问讯,某不敢抢功。”
在来的时候,女皇曾经独自找他谈话。
女皇说有些事情,只能是周俊这样的小人来做。
这才是她任用周俊这些人的意义。
不要他沾手。
君子,小人不可混。
周俊这样起于市井或告密的人,女皇身边不止一个。
李闻道抬眼,下颔向中庭微扬,朝其致意:“周御史继续。”
周俊自然高兴,朝男子叉手行礼后,转身又继续去中庭,对那些人施以自己所发明出来的各类刑罚。
李闻道则伸手拿了卷竹简,低头阅看。
他来此处,只为一人。
赵王李悯之子,李元泽。
*
殿室中,僧人披着赤衣席地而坐,又赤足跌坐。
褚清思未进殿,守礼的站在门口,放轻声音喊了声:“师兄。”
神湛也是昔年弘福寺的缀文大德之一,年岁排第七,仅有二人比他小,其中一人就是机圆。他曾参与翻译《法华经》,后被当时还是天子的鲁王李芳请至天宫寺。
与其余宣法、弘法的大德相比,他重在翻译各国经文。
神湛抬头,看着殿外所站立的女子,在心中感到有些意外:“小师妹,又来受罪。”
褚清思神色从容的笑着入殿。
神湛在受戒以前,擅药石针刺。
自从支迦沙摩的口中得知痛与苦可能会提前恢复前世记忆以后,她每日都会来天宫寺找神湛为自己针刺。
几次之后,前世记忆确实有所恢复。
虽然仅是一些平常之事。
她记起,前世父兄躬身驱车送自己出嫁。
那天黄昏灼灼,余光照她衣。
而她很怡悦。
因不以医治为主,只刺最痛的经络,若医术不精进,则有性命之忧,故她只能来找这位“师兄”。
在长安时,神湛就曾对她言不窥探他人内心也是慈悲。
玉阳公主则为她提供了来此处的便利。
至少来洛阳能不被父兄与阿兄怀疑。
在几案对面缓缓屈足跪坐以后,褚清思将左手置于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