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百岁之后(241)

作者:舟不归 阅读记录

铜器与地板相击,从而会发出刺耳的声音。

若是饮到疲乏,就直接倒下。

四肢以最大的程度往两侧展开。

彷佛这偌大的宫室无边无际,是一个无拘无束的原野,以天为被,以地为席。

许久都未再闻见酒樽落地的声音。

应该是又躺下睡了。

忽然,有微弱的光线出现在室内。

但这绝非是灯火的昏黄之光,而是白昼。

随即而来的就是瑟瑟寒风。

饮酒吹风,会遗留下头疾。

寺人不敢懈怠,其中一人欲要走过去关闭宫室的门户,然后又看见了什么,匆忙垂头,退避到一旁。

脚步声也离地上的人越来越近,随即叹息一声。

“六郎,你饮酒也对现状于事无补。”

未曾深眠的武照睁开眼睛,看见了薛礼,然后移开视线望着熏香炉,身体依旧躺在地板上不动:“不饮酒,吾还能做什么?”

他十几岁还未成昏时,一家人都居住在长安。

某日深夜,突然想要去找阿爷博弈,但却意外的在宫室外听到了一场争吵。

一场改变很多人命运的争吵。

鲁王、玉阳公主、衡山公主及其女,还有他和长兄。

最后是他的发妻崔盛儿。

自己的确是因此对阿娘有所怨言,也对阿爷有怨言。

若是当年阿爷坚持,若是阿娘不阻止,太子就会是他,这李氏的天下也不会被阿娘窃为己有。

许多事情都会截然不同。

可他不敢表现出来,只能说给性情张扬、并不畏惧自己阿娘的妻子听。

说出的那一刻,他曾冀望过妻子会直接跑到集仙殿中去代多年前那个软弱的自己质问一声阿娘“为什么”。

武照也是爱发妻的,不然崔盛儿也不会为他诞下一儿二女,只是他怎么也想不到阿娘居然可以让她以那么痛苦的方式死去。

那副模样在他头颅中怎么也散不去。

还赐死了他的嫡长子与长女。

薛礼去衣架上取来熊裘,为武照盖上:“如今女皇有疾,国政理应是储君代为处置,但因为六郎称病,听闻政事都是身边那位褚昭仪在阅看,如此好的一个掌握政治及权力的时机,六郎却拱手让人了。”

武照坐了起来:“治理国政?你难道就忘了吾长兄被赐死才一年,若不是为了活命,吾又何至于一成为储君就迅速上书要改姓为武。”

他拿起酒樽,又开始饮酒:“吾还是做个无能的储君为好。”

薛礼知道武照心中所惧,身为好友也知道他一直以来的性格,但既已是储君又如何能再继续是如此性情,于是只好宽慰:“先太子的死是多方面因素所促成的,并非是因为这个,若女皇不愿让六郎治政,又为何要立六郎为储君,而不是汉寿王惠?”

虽然武照很多时候都不敢拒绝,但在此事却有一种想要活命的坚持,因为畏死:“吾还想活,更不想成为第二个被亲生母亲赐死的太子,若你们有什么不满,不如直接从这里离开,一直朝西面走,去太初宫找女皇。”

见其心坚定,薛礼无奈放弃:“即使六郎不想接触政治,但也总不能再继续病下去了,你还有位妻子在崔氏。”

武照举起的酒樽又放下:“原来你是为崔内史来的。”

在崔盛儿死后,阿娘接着于八月就再为他重新纳了一位太子妃,就在他刚成为太子的第二日。

他第一个太子妃——河南内史崔孝之女。

崔丽华。

听闻她年岁二十有一,比自己小了许多,性情也是张扬恣意,不受拘束,所以一直都未成昏。

他阿娘还真爱这样的女子。

而薛礼所纳的妻则是其姊崔丽训。

薛礼未否认:“总不能让崔三娘就如此在家中等数年,且六郎与崔氏的婚姻乃女皇所赐,崔氏也不敢再另寻姻亲。”

从九月至今,武照一直称病不出宫室,导致崔丽华始终都还未入太子宫。

崔孝及崔夫人都为此烦忧不已,不是因为爱女的年纪,贵族娘子二十几成昏都非异事,而是已经有婚配,但迟迟未再进一步。

在崔家的催促及妻崔丽训的担忧之下,遂今日薛礼以侯问为由来了太子宫。

武照仍还是那句话。

“吾都听阿娘的。”

*

女皇欲起身。

褚清思见状,伸手去扶持。

她们一路走至殿中央,走到

妇人之前所失去意识的几案前。

女皇似乎想要躬身去拿何物。

褚清思望了眼案上,先一步弯腰:“儿来就好。”

妇人开口导引:“那卷竹简。”

褚清思一眼看到,径直将其握在手中,然后直起上半身,递了过去。

女皇脑袋轻轻晃了一晃,未接:“这些都是询从前所写。”

上一篇: 裙钗之下 下一篇: 度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