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看了看,却未接,走到长条的矮足几案后坐下,声音带着叹息:“观音可知道太子的事情。”
褚清思摇了摇头,语气稀松平常:“只是在观风门下车时,遇见数名千牛卫离宫,观音好奇询问了句才得知是圣人命他们去将太子带来上阳宫幽禁的。”
妇人嗤笑,恍若就是在向面前的人告状,心中的酸涩也难以隐匿:“他在等吾死。”
褚清思惊愕,但也只能暂时出言宽慰:“太子与圣人虽偶有嫌隙,但太子是敬重并爱圣人这个阿娘的,岂会有此想法。”
见女子不愿信,妇人瞥向那些伏拜在地的宫人:“将那人带来。”
很快便有一名绿色圆领袍的人同样也伏跪在地。
其战战兢兢的又重新把前面说与女皇的说了一遍:“仆是太子宫的,昨日亲耳听见太子宫的几个属官聚在一起说‘如今已经女皇衰老,而五郎却还在壮年,女皇活不过五郎,只要一直等下去就能够等到复兴大唐的那日,勿要过于急切而误大事’。”
女皇冷漠直言:“命人去斩杀这几个属官。”
当下的情况,褚清思自知不能再去为太子求情,万事都必须要先以对此感到心凉、惊心的妇人为主:“太子已幽禁,即使那些人心中有谋逆之意,理应也不敢再轻易有所动作,甚至还会为此惊惧,圣人也理应先保重身体。”
*
太子宫中,李询跪坐堂上。
寺人领千牛卫进入,分列东西。
而寺人站立中央,向坐在略高的北面的储君躬身:“仆奉圣人之命来请五郎去上阳宫甘露殿居住。”
李询拿简帛的动作微顿,嘴角浮起一个笑,顷刻又消散。
他心中猜到是要幽禁自己,但仍是开口询问,似乎要将内心最后的一点希冀、孺慕之情给彻底打碎,从此再无幻想:“吾在这里居住的很好,不知圣人为何突然要吾去上阳宫?”
寺人期期艾艾许久也未能回答,因为不知道应如何说出是他的阿娘要幽禁他,可帝命不能违:“是有人向圣人告密太子宫的属官大言不惭,触犯天威。”
李询靠着凭几,轻微颔了个首,然后又依然宠辱不惊地继续处置政事:“稍等,待吾将这些文书阅完。”
寺人便也不再多言,这位太子与他其余弟妹不同,他从小就在女皇身边,一直到十余岁才独居一处宫室,既是最为依赖父母的,又是。
不管是出于何种感情都难以去逼迫他,所以寺人只是退避到旁边,低头侍立在东面等着。
*
在殿檐下,一袭白蓝两色间色裙快速从中滑过。
于深沉之色的廡帘的照映下,更为鲜活亮丽。
其高髻两侧对称斜簪四支两股金钗,几朵铜花则随意簪在前髻上。
除此之外,再无任何装饰。
虽然简约朴素,但一看就知道是贵族娘子。
女人走到堂前,惟恐迟了一步:“五郎。”
见李询依旧还在,神色立即轻松。
看到太子妃来了此处,寺人也依旧如庶民家中那般称呼家中女主人:“裴娘子。”
裴姿容出自河东裴氏,先祖在魏晋南北朝发迹,一直延续至前朝也仍是门阀士族之家,后又追随太宗打天下。
她性情温婉,孝顺柔善,侍奉身为帝后的舅姑如事父母,但在女皇眼中却是太过沉闷,没有其余娘子的鲜活恣意。
李询循声抬头:“姿容。”
裴姿容很想说服自己一切无恙,然看着佩刀的千牛卫,这样
的冲击是巨大的。
她的长子因为曾是高宗所亲立的皇太孙,为了预防会有人以此名义谋逆,所以至今都还被女皇幽禁在玄武城中,他们从长安来到洛阳以后,也在玄武城居住了几年才得以住入这座庞大的太子宫。
可如今她的丈夫也要被幽禁。
裴姿容忍住眼泪,挺直身体,扩胸昂首,嘴角泛起微笑,以太子妃的庄严一步一步走到北面,然后避开几案,站在右侧。
她稍弯腰,用双手将间色裙厌住,同时屈膝跪在坐席上:“五郎处置政事,我来随侍五郎。”
他们虽然并非是恩爱夫妻,仅是被高宗诏令而促成的一对夫妻,但也已经相敬如宾的执手十余年。
李询注视着自己这位太子妃良久,随后点头。
*
漏刻不停滴水入壶,箭标一直往上浮。
堂上的夫妻始终都默默无言。
配合默契的在处置文书。
最后寺人开始变得焦急,频频望向渐渐昏暗的堂外。
室内的光线也已经开始暗至不能视物。
跪侍左右的宫人刚起身将各自这边的一人半高的树灯点燃,外面却突然有了喧嚣声。
裴姿容不安的朝前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