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百岁之后(215)

作者:舟不归 阅读记录

杨隽循声抬起伏在地上的头颅,先是看了眼北面的李询,然后又与上官神力对望,无奈摇了摇头。

随后,他们二人共同行礼离开。

一走出堂上,上官神力就已难忍心中的愤慨:“五郎居然还会对女皇抱有幻想,以为她最后会把天下完好无整的还回来。”

杨隽身为太子宫的左庶子,辅佐太子治政,性情更为稳重:“女皇是五郎的阿娘,人有孺慕之情,此也乃人之常理。”

上官神力急道:“但他是太子!女皇篡位之际,可又曾想过五郎是她的亲子,幽王是她的长孙,如今还让五郎与亲子骨肉相离。”

杨隽横眉看向左右,发现无人才稍稍松了口气,压低声音斥责:“你如此大声是惟恐他人听不见吗?或许五郎心另有其余的谋策,只是时机还未到,你我身为属官,虽有谏言之责,但却并无号令储君之权,是我们听命于君,而非君听命于我们,若五郎当下无此意愿,我们也最好不要再提,否则引火烧身。”

见此人也改变原先的想法,上官神力只觉感到背叛,愤懑地拂袖大步离去。

*

在七月晦,休沐的这日。

上官神力驾马来到崇业坊,找到燕居在家中的好友韩励矢。

二人摒退左右的侍从,在居室单独会谈。

韩励矢不解其意,有何事是需要在如此隐秘之地交谈的。

上官神力将门户关闭后,走到几案前,直接跽坐,将声音压到最低:“我有一谋策,若成功将是万世伟业,励矢可愿与我一起?”

韩励矢的大父因开国有功而被太宗赐封武陵郡公,随即其父嗣武陵郡公的爵位,而他如今也因贵族子弟身处十六卫之中,负责卫戍宫闱。

但始终都居于长兄之下。

因为将来能嗣武陵郡公爵位的只有家中长子。

韩励矢有些犹豫:“上官兄先说。”

上官神力又更加小声了一些,已趋近于耳语:“女皇身体衰败,已经居住在上阳宫休养,虽然如今已经开始治政,但听闻都是那位褚才人代为审阅,若是我们乘势逼女皇还政于太子,功勋就是我们的。”

韩励矢的神情从嘴角带笑逐渐变为惶恐:“上官兄,这可是谋逆!”

上官神力摇头笑出声:“难道你还真的想要这个天下永远都是武氏的?女皇已经老矣,五郎却还如此年轻,虽然自小身弱,但并无性命之忧,应该选谁为主,励矢难道还不明白吗?”

被谋逆二字惊吓到的韩励矢下一口热汤以获取镇静,开始期期艾艾:“但也不必..不必如此激进吧,待女皇驾崩,自然是太子即位,那时岂还会有武氏的一席之地。”

上官神力将自己的筹谋谨慎告知:“即使真的能够平稳过渡,但长安、洛阳有多少从前的旧臣,他们

早已深耕朝野,必然会再次依仗从前的权势来分走那些利益,一切都还将是原来的样子,我们同样难以建功。不如借此发动一场政变,重新再涌现一批功臣,打乱现有的局势,权势、利益都从头分配。”

这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听上阳宫的寺人说,女皇已经大不如前,衰老的恍若两人。

无疑不是在提醒他快点行动。

这样的诱惑是极大的,在已经立国的今日,却还能有此时机成为辅佐天子复兴大唐的功臣。

或许还会被赐爵。

可韩励矢的心中仍还是犹豫:“只有你我二人,如何能做成这件事。”

见他有所动摇,上官神力也神券在握的:“我自然有所预备,只是为了行事隐匿,暂且不能让你们互相都知道彼此。不过此事要一举成功就必须拥有一个最好的时机,所以还需再耐心等待,等女皇将死而未死。”

韩励矢茫然了许久,又在几次挣扎迟疑过后,下定决心道:“那上官兄需要我做什么。”

上官神力侧过身,与其私语。

*

几日后的黄昏。

有一快骑朝着伊州牧马场疾驰。

上面的人跳下马就迅速跑向宫室,但被马场小吏所阻拦。

二人交谈了几句,又折返去某处。

在广袤的原野上,很快就能看到有四五人站立,而中间的两人一眼就知道是贵族郎君,其余侍从捧着装箭的竹箙,在旁边还有一人负责拿木弓。

身形比旁边中年郎君更为健壮、一身褐绿圆领袍的男子取箭矢搭弓,随即轻松举起、拉弓。

待那枚箭矢射出,毫不意外的扎入五十步外的靶,此人立即奔走向前,拱手道:“郎君,陇西的尺牍。”

李闻道掀眼,望了眼那那张很轻很薄的帛书,原本想要忽略不看,但最终还是忍不住,将手中木弓递给侍从后,伸手接过。

上一篇: 裙钗之下 下一篇: 度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