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百岁之后(195)

作者:舟不归 阅读记录

李闻道看着妻子一步步走近,不同前面的凌冽,而是笑着伸出了手去。

褚清思走到北面几案的右侧后,动作娴熟的将手往下落,落在他温厚的掌心,然后屈膝跪坐在其身旁,稍调整了下,与男子一同面向堂上。

四名随侍则两两分别跪侍在家中男主人与女主人的左右,距他们间隔有五六步。

李闻道知道妻子心中的疑惑,出言解答:“她出身崔氏,但并非是清河一支,昔年曾是裴二娘的女师,但阿爷和离后,裴娘子就带着二娘离开了陇西,阿爷便命她教导陇西李氏其余娘子,此次奉我命特地从陇西而来,是为随侍泱泱。”

褚清思复又将视线落在妇人身上:“崔女师与家中其余人一同喊我娘子即可。”

妇人唯唯了一声。

李闻道也嗓音疏离的命道:“崔女师奔劳几日,先去休息吧。”

崔女师迅速站起,离开。

而见女子神情悒悒,李闻道将其左手裹入大掌,放置在自己的腿上:“我去洛阳以后,将翁翁也遣回长安来陪你。”

这许多年里,陆翁不仅对他如大父,对她亦是。

褚清思闻声,迅速摇头,似乎明白眼前之人为何会突然如此,所以嫣然一笑:“翁翁在洛阳很好,不必为了我回长安。”

陆翁因为不放心男子,所以始终都留在洛阳的家中。

对此,她其实并无怨言,毕竟翁翁本就是陇西李氏的人,对阿兄更有感情,若不是因为当年自己常常来往两家,恐怕翁翁与她还未能有如今亲近。

她有时在身体康健会归洛,还能再见面已经很好。

李闻道转身,将脑袋埋入那长颈一侧:“昔年我欲请裴娘子及裴二娘去洛阳家中陪伴你左右,泱泱不要;如今我要翁翁来长安家中,泱泱也不要。”

他摩挲着女子细嫩的手掌,发出一声喟叹:“泱泱你不必如此委屈自己的。”

而且自己能给的,如今也只有这个了。

因为往日那些旧友,已经不可能再让她见,外人也不行。

褚清思睫毛垂下,余光望着他的发冠,笑了笑:“我没有委屈自己,裴娘子她们在河西更为安乐,何况我有时也能收到裴娘子遣家信从河西送来的尺牍,而翁翁在洛阳随侍阿兄身边,躬身处置洛阳家中诸事,他心中才能更为安心,我也更放心。”

“为何一定要他们都来陪我呢,他们不是褚小怀,可随意由我支配,而且翁翁年事已高,不宜如此奔波。”

她反握其掌:“我还有阿兄。”

自己回长安休养时,男子

每次休沐都会疾驰一夜来到长安,居住两三日,又趁夜归返,黎明到洛阳处置公事。

李闻道沉默几瞬,缓缓抬起头:“但这次我或许不能再时常回长安看你,所以才命令崔氏来随侍泱泱左右,旁人我皆不放心。”

他举手轻抚女子终于有些肉的脸颊:“你身体不好,就在家中安心休养,勿要外出,会客也应尽量避免,然后乖乖等我归来。”

几年以来,褚清思因常居住在长安,所以很少再能知道洛阳的局势,更是再无精力去听什么天下之事,又因更为频繁的大病,与旧友也不再往来,所以其实她已经没有什么客人能会。

然不知道的洛阳局势,不再往来的旧友,其中都或多或少有李闻道的推动。

当下,她也并不知道男子言语中的深意,只是以为他忧心自己身体,遂点头:“好。”

*

而自七月离开,男子就再未回过长安。

因为在八月的时候,女皇忽然发疾,多日也未曾能够痊愈,最后因强撑着精神处置天下公文,身体彻底毁坏。

于无奈下,女皇只好将政治之事交由太子李询、韩王武不文、赵王武阳及中书侍郎李闻道一同处置。

女皇也从太初宫搬至上阳宫的仙居殿内居住。

可名义上是放权给太子,但同时又有她所信重的近臣及武氏子弟在旁,宠爱的男宠也多有掌实权者,一同瓜分了太子手中的权力,所以妇人依旧还掌握着大部分权柄。

*

一直到九月。

女皇也未再回过太初宫。

某日夜,长安出事。

李闻道事急从权,急入上阳宫。

女皇得知留守长安的那些朝臣在太宗治政的大兴宫前伏拜不起,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讥讽道:“这些匹夫,趁吾身体有恙便又开始心存不轨。”

她还未来得及思虑应如何处置那些人,杀以警戒其余人,或是宽容以展示自己的博大胸怀。

宫室外便已传来喧嚣声,其中还夹杂着兵戈交接的泠泠声。

很快,一名左卫气喘吁吁入内:“圣人,太子于今夜率兵宫变。”

上一篇: 裙钗之下 下一篇: 度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