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圆说完这句话,沉默良久。
后来,他又说:“我怕惟有褚才人才能使我开智,所以想去西域求法。”
而最终,神湛什么都未对面前的人说。
随口一问的褚清思也并不在意是否有答案,拿起前面脱下的伽罗木珠,于指间轻轻拨动。
神湛也前往大佛殿去诵经了。
未几,沙弥来告之:“有人要见褚才人。”
*
收到尺书而来的张敛谨慎入殿,看见女子背对着跪坐在几案前,饱满脑后是黑鸦的头发,系结垂下的赭色绢帛也最为突兀。
那是被汤药所浸染而成的。
难道受了刑,心中突然恨意翻涌,所以才会突然遣人找自己来此?
张敛狐疑试探:“褚才人可是有何良策了。”
褚清思引颈向声源。
九月因高热而在沙州停下休养的时候,她曾托西域商队的首领冒顿将一封尺牍带去长安,望其能够亲自递送给自己的大嫂崔昭。
尺牍之中无他,只是劳烦崔昭可以代她去书洛阳,先行与张敛通信。
不久,张敛在尺牍中表示愿意与她合作,成为暂时的同盟,共同诛杀高游谨。
在长安的时候,大嫂就此事问过她,问她为何要选择与虎谋皮,酷吏的声名遗臭万载,不为良策。
为何..
或许是因为最想要酷吏死的,不是所谓良臣,是同为酷吏的周、张。
同类总是先互相残杀。
在周、张之中,周俊又过于小心翼翼,而张敛毫无顾虑,最能为她所驱使。
褚清思抬手,落在用以热敷双目的绢帛上,脑中晃过的是太初宫自己所起草的那些文书:“他杀人无数,还需何良策。”
原本张敛还有几分冀望,当下已然变得不屑:“褚才人或许不知,高游谨三年来已不再狂妄行事,举止都十分谨慎。”
陇西郡公褚儒死以后,长安与洛阳的臣子都激烈的在请求处置高游谨,其中甚至还有女皇所宠信的朝臣。
褚清思摸到眼眸处,指腹轻轻往下一压,绢帛的热意立即被眼睛触感:“他以为的谨慎就真是谨慎吗?习惯了一步杀十人,之后仅是变成一步杀五人在他心中都会是谨慎。”
高游谨习惯嗜杀,也习惯以此来谄媚女皇。
张敛的神色愈益不耐:“女皇绝不会容忍有人以计谋害她所宠信的爱臣。”
褚清思忽问:“长安、洛阳两地恨高游谨者,有多少?”
张敛答:“未有十,也有九。”
褚清思又问:“痛恨酷吏者,又有多少?”
张敛亦是如此答道:“未有十,也有九”
褚清思莞尔:“女皇用酷吏是为稳固统治,如今酷吏引起天下愤慨,所以她不会看着自己所竭力要稳固的统治毁于斯。”
高游谨是女皇任用酷吏以来的第一人,有很多人都是丧于他手。
在众人心中,高游谨是天下酷吏之最。
她回到洛阳后,曾有心注意过那些不断谏言女皇处置酷吏之人的最终结局。
其中崔如崇在这三年里,先后被女皇贬斥,但近一年开始又得到累迁,再次进入尚书六部,证明女皇对高游谨也已有鸟尽弓藏之意。
张敛的神色也终于开始严肃起来:“可女皇并未透露此意。”
酷吏是以天子的意志而生存,若女皇果真有此意,不需女子告知,自有豺狼从目的酷吏将此彻底撕碎,敬奉给女皇。
暂时不能视物的褚清思摸索着将枷罗珠悬在腕骨上。
“因为女皇还需要他。”
“但我知道,张都事可以代替。”
只此一言,便使得张敛开始心向往之。
洛阳虽常以周张来形容酷吏,然在女皇面前,惟有周、高能入眼。
而后,褚清思扯下绢帛,直视张敛,目光中的锋锐若隐若现,那褐色的瞳孔中宛若正在孕育着一只即将初生的鹰隼:“天下利来利往,日不我与,曜灵急节。”
“张都事,落子无悔。”
“你,想好了吗?”
第53章 这次,她才是猎人。
异日清晨,有尺牍从泽州而来。
褚清思盥洗毕,朝食未用,便从日常所居住的亿岁殿来到集仙殿。
殿外,宫人正欲入内。
褚清思单薄的身体支撑其对鸟纹的五彩锦绣胡服,而衣襟两侧的布扣未扣,以致衣襟向外翻,能窥见圆领白绢中衣,纤腰间是两指宽的革带,革皮之上又有金饰。
然爱美之心皆有之,黑发所绾仍是单螺髻,髻中插入一支硕大的黄金步摇,斜红也不曾淡去颜色。
比起宫人的烂漫,其仪范清冷。
比起女皇的威严,其又婉然可亲。
她出言打断:“给我。”
宫人低头,双手举起。
褚清思看也未看,径直伸手握住竹简,然后步入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