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家三口在牙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虽是卖身为奴,但一家子也不想被拆散,负责他们的牙人对他们有几分同情,介绍主顾时也多是把他们一家三口放在一起。
可他是个成年男人,算是个壮劳力,倒是不愁没有买家,妻子姚三娘也能干活,就是两人的儿子半大不小,对买仆从干活的人家来说,这样的小孩子就是累赘。
这么多天过去了,并没有遇到愿意把他们一家三口都买下的主家。
牙行的管事也说了,若是这次不成,只能把他们一家三口拆开来卖。
一家三口惶惶不安,都把希望寄托在这次的主家身上,刘有金鼓足了勇气开口,生怕被对方拒绝。
怕自己的儿子被嫌弃,又急忙补上一句:“庆收十岁,也不算小了,他也能干许多轻巧的活,小孩子长得又快,再过两年便也是做活计的一把好手,东家你买了我们,绝对不会吃亏的。”
瞧着男人脸上急切哀求的神情,郭喜安神色柔和,带着一点安抚的语气道:“你放心,我对你们挺满意的,愿意买下你们一家三口。”
刘有金瞪大了眼睛,继而狂喜,拉着妻儿就跪了下来:“谢谢,谢谢东家!”
“快起来!”郭喜安扶起他们,又严肃了脸色:“不过进了我们家,也得守我家的规矩,我不是那苛刻的主顾,只要你们老实本分,干活勤快,我们也会善待你们。”
“若是日后发现你们有偷奸耍滑,蒙蔽主家的恶行,”郭喜安说到这里,语气一低,带着些不怒自威的气势:“到时候留你们不得,也别怪我们无情!”
同情归同情,该敲打的也得敲打,可不能因为自家好说话,就让他们生出轻视之心,日后没了规矩。
刘有金和姚三娘连连摇头道:“不敢!”
又简单问了些问题,郭喜安叫来了小康,让他先带他们去洗个澡,换一身干净的衣服,再给他们准备些饭菜。
待曹康把那一家三口带走,程家博才道:“买下这三个人,一共花了五十两银子?”
“才五十两!”郭喜安吃惊!
看着她一副惊讶的神色,程家博解释:“今年北方逃灾的人多,像他们一家这样遭遇的人家不少,他家也就是男人能值价,那个孩子才三两银子,算是半卖半送。我仔细了解过了,这一家都是老实的,以前也是种地为生,把他们放在乡下替我们看着宅子田地,是绰绰有余的。”
郭喜安面上还是有些复杂,都说穷人家的命不值钱,今日她才算是真正感受了。
如今人买回来了,还得带着他们熟悉家里情况,于是当晚店铺打烊后,一家人便带着刘有金一家坐上驴车回村里去了。
回去的驴车上,向佑向泽眨巴着眼睛好奇地看着这多出来的三个人,小兄弟俩白天在陶老店里读书,回来后来不及歇息就被抱上驴车,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刘有金一家三口都老老实实地低着脑袋,并不敢抬头乱看。
自从程家博回来后,家里赶车的活就交到了他的手上,郭喜安抱着两个孩子坐在后车座,给向佑向泽介绍:“这是刘大叔和刘大婶,还有他们的儿子庆收小哥哥,以后他们就和我们住在一起,快叫人!”
两孩子便乖巧地打了招呼,稚嫩的童音不带一丝轻视,让刘有金夫妇都有些手足无措,结结巴巴地应了。
虽然是为生活所迫,但卖身为奴之后,不再是自由身,从此便是低人一等,虽然牙人带着他们去衙门过卖身契的时候,笑着告诉他们,遇到了一家好主顾。
可为人奴仆,失去了自由和独立,自尊虽已然低到了尘埃,还是存在着,满心悲凉为了生存,也不得不在那一纸卖身契上按下手印。
对牙人的安慰,一家人也只是撑着比哭还难看的笑脸应和着。
第330章 鼻子一酸
好在到了主家之后,新东家虽然敲打了他们几句,待他们却是和蔼的,让人带他们洗了澡,又给吃了饱饭,一家三口慌乱无措的心才稍稍稳了下来。
现在又被叫上驴车,在山路上走了许久,三个人的心里又渐渐有些不安起来,庆收虽然被自己父亲叮嘱过好几次在主家面前一定要听话懂事,这会儿处在陌生的环境,还是有些害怕地缩进母亲怀里,不敢抬眼去看那被称为他们主人的一家人。
刘有金和姚三娘同样是心有惴惴,一路上都低垂着头,不敢说话,直到东家给他们的孩子介绍自己,还让孩子喊他们叔婶,两口子心里有着说不出的滋味。
原以为为人奴仆不受主家打骂已经是幸事,没想到郭喜安他们不仅没有轻视作践,还让孩子叫他们叔婶,这般和善的态度让两人鼻头有些发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