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带崽暴富后,战死的相公回来了(412)

作者:疯三癫 阅读记录

其实原本是能赚更多的,但是现在家里的事情越来越多,又要顾着店里,又要关心村里田地,还得抽空收鸡蛋做变蛋,人手已经严重不足。

县城里头和自己合作变蛋生意的那位张老板,之前还来信说想要把每月十万个变蛋的进货量提高到十五万个,可见他那边生意极好。

可郭喜安这边却是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就先给回绝了。

可放着这钱不挣,也不是郭喜安的风格,这事她一直记挂在心上,忙过了这阵子,这会儿她才有心神来思考这些问题。

郭喜安向程家博道:“现在咱们拿得出钱,你明天先去把官府那边的欠债还了,至于欠陶老的那五百两先不急,要是顺利,今年结束前,我们也能还上。”

欠官府的那一百多两样子,是要算利息的,早还早轻松,还上官府那笔欠款,家里存款就还剩下一百六十两左右。

郭喜安和程家博商量:“店里的生意越发忙了,加上还要顾着做变蛋和村里头的田地,人手越发不足起来,我想着我们是不是再雇几个人来?”

说到这里郭喜安又苦恼道:“其实我更想要雇人帮咱们看着村里的家,店里的许多吃食都涉及到秘方,雇外人来总有些不放心,思来想去还是姐姐在厨房帮忙靠谱些。”

和之前雇短工的形式不一样,雇长工要考虑的地方更多,无论是照顾家里田地,还是请人到店里头帮忙,各方面考虑的都不少。

他们这店里,卖的大多都是这镇上独一无二的吃食,涉及到许多食材做法和调料配方,雇人帮忙就有可能泄露秘方,要是遇到那心思不良的,转头把自家秘方透露出去或偷走,对他们的损失都是巨大的。

可要是请人去帮着看顾村里的宅子和田地,也得找那值得信赖的。

这可都不好找,郭喜安心里发愁。

程家博听了她的顾虑,倒是有个主意:“这人手方面是个问题,雇人的话要考虑的东西多,风险也大,家里现在银钱还算支应得开,倒不如直接买几个仆人回来,手里有他们的身契,用起来倒是更有保障些。”

郭喜安一愣,她倒是完全没有想过还有买仆人这一个办法,毕竟还是现代的灵魂,对把人分三六九等,甚至人也可以当成商品进行买卖交易的事情没有代入感。

不过郭喜安也不是那种清高天真的性子,一愣之后,认真想了想,这还真是个好办法,虽然是封建特权社会的陋习,但是仆人作为主家的私有物,买比雇更具有性价比和安全性。

第329章 一家三口

郭喜安越想越行,买仆人这事还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和程家博把这事商定了之后,第二天到中午店里不怎么忙的时段,程家博便出去牙行那边打听了一番。

一连跑了好几天,到了第五天的中午,程佳博才带着三个人回到店里。

郭喜安打量那三个人,一男一女还有一个半大的孩子,全都是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女人和小孩都十分瘦小,男子倒是身形高大,但身上不见肉,单薄的破衣裹在身躯上都显得空荡荡的,像是装着一副骨头架子。

听程家博给介绍,这是一家三口,从北边来的,北方前两年一直在打仗,那场战争对他们南方这边影响还不算大,而对于生活在北方的普通民众,却饱受战乱之苦,很多民众被迫往南迁移。

“他们一家三口原本也往南找了块还算安稳的地方安定下来,本就是举家逃迁,原先的家底已经散得干净,好不容易在新的地方安定下来,去年他们那边又遭了蝗灾,辛苦一年种下的庄稼却颗粒无收,一家人又被迫成为流民,逃到这边来实在是没有活路了,只能卖身为奴。”

郭喜安听完他们一家的遭遇,沉默下来,心里也有些不好受,这时候的穷人就是这样,太平时能吃饱肚子、养活一家人就是幸事,若是遇上时局动荡或者随便什么天灾人祸,第一个遭殃的就是穷苦百姓。

“你们家就你们三口人吗?”

“家里原先是七口人,逃难的路上两个老人还有大的儿子最小的女儿都没有保住,就只剩下我们三了。”

“你们叫什么名字?今年都多大年纪了?”

“我叫刘有金,今年三十三岁,我孩他娘叫姚三娘,今年二十九,我儿子今年刚好十岁,叫庆收。”

刘有金麻木地回答着,姚三娘则牵着孩子站在他身后,脸上是同样麻木的表情,又带着些惶惶不安。

见东家问了几句话后就没有什么表示,刘有金忐忑一会儿后小心翼翼地开口:“东家,我力气大,什么苦都吃得,我孩她娘也能干活,我们都是老实本分的庄稼人,无论是地里的农活还是其他活计,只要你吩咐,我们保管都能干得又快又好,您就买下我们一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