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带崽暴富后,战死的相公回来了(262)

作者:疯三癫 阅读记录

……

到了镇上,郭喜安先把驴车寄放到驿站,带着两个孩子步行往巨鹿书院走去。

今天不是初一十五的赶集日,但镇上的人员明显比平常要多,都快要赶上赶集日的熙来攘往了。

越靠近巨鹿书院,人潮越拥挤,人欢马叫,要不是巨鹿书院门口不允许停放车辆,只怕早就被堵得水泄不通了。

但也没好上多少,沿途还是有许多马车停放在街道两边。

郭喜安记得镇上虽然允许各种车马通行,但却不允许长时间停放,所以自己才会把驴车寄放在驿站处。

可瞧着沿途而来那些停得乱七八糟的马车,郭喜安也不得不感叹,自己还真是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好公民。

到了巨鹿书院门口,现场可谓是人声鼎沸,黑压压的一片人群,郭喜安还看到了穿着公差服的唐捕头,他领着手下似乎在维持秩序。

唐卓也看见了她,脸上闪过惊喜,同手下交代了几句,穿过人群朝她这边过来。

“是唐叔叔!”见着唐卓的小向泽格外高兴,要不是郭喜安紧紧牵着他的手,他早就飞奔着迎过去了。

纵使如此,在唐卓走到面前后,他也第一个欢快地打着招呼:“唐叔叔好!”

唐卓低头看向他,也不由地露出笑容:“你们也好!”

小向泽十分喜欢这位唐叔叔,得到回应显得高兴得很,小嘴叭叭:“以后我和哥哥到了书院读书,是不是就能经常看到唐叔叔了?”

今日是巨鹿书院一年一度秋招的日子,郭喜安带着两个孩子出现在这里,唐卓想也知道是什么原因。

现在小向泽的话也坐实了猜想,她送孩子们来镇上读书,也代表着以后会经常来往于镇上吧?

想到这里,唐卓的心里没来由地生出一丝喜悦,不忘回答小向泽的话:“同在镇上,当然见面的机会多了。”

回完小向泽,才看向郭喜安询问:“郭娘子是要带着两个孩子去报名吧?”

郭喜安笑着点了点头,“没想到巨鹿书院这么受欢迎,瞧着这送孩子来报名的人家可不少。”

“巨鹿书院曾经出过六名进士,里面教学的夫子都是秀才及以上的出身,院长和副院更是有举人的功名,是以它不止是咱们镇上最好的书院,在方圆百里都有些名气,周边几个小镇也有人家把孩子送过来这边读书的。”

郭喜安恍然,原来还有其他镇上的学子,难怪人这么多呢!

向佑听了唐捕头对巨鹿书院的介绍,对入学读书更加憧憬了,虽说这些日子以来,娘亲能教他一些基础的认字和算数,可再多一些深层次的内容就教不了了。

先前陶爷爷送给他的《孟子》,他虽然已经能通读全文,但这里面许多内容蕴含的道理和意思却是不得其意。

等入了学,便有先生能为他传道授业解惑了,想到这里,向佑对入学读书变得更加迫不及待起来。

“往这边,我带你们过去报名处。”唐卓主动开口道。

能有人帮忙,自然比自己带着两个孩子在乱哄哄的人群里晕头转向好多了,郭喜安连忙道谢后跟上。

第207章 他们怎么配!

巨鹿书院秋招不止是招收蒙童,已开蒙读过书的学生也是招收的,又是另外一套考核方式,比蒙童入学考要难多了。

程知文就是先在李家村的李秀才处读了两年书后,才考进巨鹿书院的。

他考进巨鹿书院那一年,程家人只差没在村里敲锣打鼓地炫耀了。

也因为有一个在巨鹿书院读书的子孙,程家人更是自得和自傲,逢人便说自家孩子未来是个有大出息和大成就的,村里人也因为这个关系,对程家也更多几分客气。

老程家人便更加得意洋洋了,把程知文当个宝贝疙瘩疼着宠着,花费巨资供他在巨鹿书院读书,即使一读两年,程知文还是连个童生都没考上,他们也不放弃,坚信他是个读书的好料子,连考三次不过只是运气不好罢了。

程知文本人也是这么觉得的,整个村里,只有他进了大名鼎鼎的巨鹿书院读书,足以证明他的本事,屡考不顺只是一时的时运不济,以他的天资,终能出人头地的。

巨鹿书院秋招这天,书院里是不上学的,会放假一天,学子们可自行安排时间。

往年程知文每每都要在外面报名人群最多的时候,端着姿态从大门口经过,享受那些未入学的蒙童或少年羡慕的眼神。

今天也不例外,他特意打扮一番,穿着标志巨鹿书院学子的白净学院院服,拿着一本书籍,昂首挺胸、姿态矜傲地往大门口过去。

果然,虽然门口人挤人,他一出现还是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那些跟在父母身边的孩子更是向他投来好奇又羡慕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