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带崽暴富后,战死的相公回来了(261)

作者:疯三癫 阅读记录

要么就是一些米粮商人会来村里收购,以往村里这米粮商人都是找里正找来的,收购价都是统一的,因为是大批量收购,这价格上比市面店铺的卖价自然要低上一些。

孙大娘婆媳听到这里可都是羡慕了,他们家今年收的粮食也不少,售卖的粮食便是托付赵里正找收粮商收购的,虽然这样一下都卖完了,这价格便只是一般般的收购价,要是能放到店里卖,那可要多挣不少。

可惜虽然有这样的好事,郭喜安也享受不到,家里地少,产出来的粮食也只够自家吃的,原本倒是能把玉米卖掉一些。

可郭喜安又一想马上就要到冬天了,要是下雪怕是割草什么的就不方便,家里还养着驴,这玉米还是得留着,给皮蛋做口粮。

这样一来,家里就没有余粮能卖了。

秦虎听了也就点点头,没说什么。

孙大娘婆媳又坐了一会儿就回家去了,没多久秦虎夫妻也要告辞。

郭喜安原本要留他们吃晚饭,可他们却表示要回铺子里整理货物,她也不好再留,硬是给他们装上两筐子胡芋和变蛋,才送走他们。

……

随着巨鹿书院秋招的时间越来越近,郭喜安这几日每天都要抽查一下几个孩子背书的情况。

书院秋招要考的《九九歌》和《百家姓》,向佑向泽已经是背得滚瓜烂熟,郭喜安相当满意。

到了九月中旬,巨鹿书院秋招这天,一家人早早地起了床,郭喜安给小哥俩换上新衣新裤,把他们收拾得精精神神的。

第206章 秋招

去学院读书意味着孩子们将踏入人生的一个新篇章,郭喜安十分重视,该有的仪式感得有。

不止给孩子们换上新衣服,早餐也准备得十分用心,熬得香浓软糯的皮蛋瘦肉粥,一人煎上两个荷包蛋,还有她一早起来现磨的浓香手工豆浆。

吃完早餐,郭喜安将自己早就缝制好的书袋挎包送给两个小家伙,里面放着给他们新买的那套文房四宝。

两个孩子挎着自己的新书包宝贝得不得了。

两个挎包一模一样,都是米白色的硬质布缝了好几层缝出来的,样式也十分简单,就像现代社会许多学生常挎的那种帆布包。

郭喜安做成适合小孩挎的大小,而且在布包的右上角分别缝上一个佑字和泽字,用以区分。

这会儿小向泽已经发现了不同,指着那个“泽”字高兴地喊:“看,这是我的名字。”

郭喜安摸了摸他的头,“是啊,你的包上面有你的名字,哥哥的包上面也有他的名字,这样以后就不会认不出来拿错了。”

郭喜春已经把驴车套好牵到大门口,在外面叫他们,“喜安,都准备好了吗?”

“来了!”郭喜安又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什么遗漏的,牵着两个孩子出了门。

门口,郭喜春帮着把孩子抱上马车,见郭喜安爬上驾车位准备出发,忍不住又问一遍:“该带的东西都带齐了吗?可别落下了什么。”

“放心吧,姐,也没什么要拿的,钱带够了就行。”

读书这件事,对村里人来说可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虽然只是启蒙,但是以后自己家里也是有读书人的人家了!

郭喜春是又开心又控制不住的紧张,激动中带着不可置信,心中情绪有些繁杂。

郭喜安看出姐姐紧张的情绪,忍不住笑道:“放心了,姐,向佑向泽背书的时候你又不是没听到,那些学院要考的东西他们都记熟了,考核绝对没有问题的。”

向佑也开口安慰大姨:“大姨,你放心吧,我和弟弟一定能通过考核顺利入学的。”

小向泽点着自己的小脑袋,附和道:“对对对,大姨放心。”

郭喜春欣慰之下还是难掩激动,“我们向佑向泽这么聪明,肯定能被录取,大姨不担心,大姨这样是高兴的……”

见姐姐眼里带了泪意,郭喜安笑着打趣:“现在就高兴成这样,向佑向泽可是立志要考状元的,以后等他们都考上了状元,姐姐得高兴成什么样子!”

说到考状元,向泽得意地挺了挺小胸脯。

向佑虽然有些脸红,眼里却也透着坚毅。

三丫拍着小手:“弟弟加油!”

大丫二丫也凑过来给向佑向泽打气。

郭喜安笑着等孩子们说完了话,才道:“好了,我们走了,你们就等着我们的好消息吧。”

郭喜春抹了抹眼角,点头道:“好好好,路上慢着些,注意安全!”

“知道了!”

郭喜安一扯缰绳,赶着驴车出发了。

郭喜春带着三个丫目送着驴车离开,直到驴车走远完全看不见,才带着三个孩子回了屋,心里头的牵挂却没有消散。